|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前言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耕地地力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8-11页 |
| ·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 第16-27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 ·自然条件与农村经济概况 | 第16页 |
| ·农业生产概况 | 第16页 |
| ·耕地与土壤资源概况 | 第16-17页 |
| ·数据准备 | 第17-27页 |
| ·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17页 |
| ·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第17-24页 |
| ·属性数据库的建立 | 第24-27页 |
| 3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 | 第27-49页 |
| ·浙江省推荐的评价指标进行耕地地力评价 | 第27-33页 |
| ·评价因子的确定及其量化 | 第27-30页 |
|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30页 |
|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30-31页 |
| ·耕地地力评价定量指标特征值分析 | 第31-32页 |
|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集成 | 第32页 |
| ·评价结果 | 第32-33页 |
| ·按地貌类型分类进行耕地地力评价 | 第33-43页 |
| ·高丘评价模型构建 | 第34-38页 |
| ·低丘评价模型构建 | 第38-41页 |
| ·河谷平原评价模型构建 | 第41-43页 |
| ·综合评价结果小结 | 第43页 |
| ·耕地地力评价空间插值精度比较 | 第43-49页 |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43-44页 |
| ·插值精度评价 | 第44页 |
|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数描述性统计 | 第44页 |
| ·松阳县耕地地力区域趋势分析 | 第44-45页 |
| ·耕地地力综合评价指数的地统计分析 | 第45-46页 |
| ·空间插值算法比较 | 第46-47页 |
| ·耕地地力插值结果小结 | 第47-49页 |
| 4 松阳县土壤养分空间变异 | 第49-61页 |
| ·土壤养分的描述性统计特征 | 第49-50页 |
| ·土壤养分的地统计分析 | 第50-52页 |
| ·土壤养分含量插值精度分析 | 第52-55页 |
|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分析 | 第55-60页 |
| ·有机质空间变异 | 第55-56页 |
| ·全氮空间变异分析 | 第56-57页 |
| ·有效磷时空变异分析 | 第57-58页 |
| ·速效钾的空间变异分析 | 第58-60页 |
| ·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小结 | 第60-61页 |
| 5 结论 | 第61-63页 |
| ·结语 | 第61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个人简介 | 第72页 |
| 论文发表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