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润滑论文

点接触润滑油膜摩擦力特性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物理量名称及主要符号表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润滑理论的发展第13-21页
        1.2.1 理论计算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2.2 流变理论的研究进展第16-19页
        1.2.3 摩擦力测量技术的发展第19-21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1-24页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测量原理第24-50页
    2.1 总述第24页
    2.2 测量系统简介第24-27页
    2.3 测量系统主体结构第27-28页
        2.3.1 点接触纯滑动润滑油膜摩擦力测量系统主体结构第27页
        2.3.2 点接触变滑滚比润滑油膜摩擦力测量系统主体结构第27-28页
    2.4 摩擦力测量系统的机械部分及测量原理第28-33页
        2.4.1 点接触纯滑动润滑油膜摩擦力的测量第28-31页
        2.4.2 点接触变滑滚比润滑油膜摩擦力的测量第31-33页
    2.5 运动控制系统第33-35页
    2.6 摩擦力采集系统第35-44页
        2.6.1 传感器的选择第35-38页
        2.6.2 数据采集卡第38-40页
        2.6.3 采集程序第40-42页
        2.6.4 采集系统的连接第42-44页
    2.7 图像采集系统第44-47页
        2.7.1 显微镜第44-45页
        2.7.2 CMOS相机第45-47页
        2.7.3 光源第47页
    2.8 测量流程第47-48页
    2.9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高副接触纯滑动润滑油膜摩擦力的测量第50-64页
    3.1 测量系统误差的标定第50-52页
    3.2 钢球对钢盘摩擦副间润滑油膜摩擦力的研究第52-60页
        3.2.1 三种不同油品的摩擦力测试第52-57页
        3.2.2 同一油品的摩擦力测试第57-60页
    3.3 其它摩擦副润滑油膜摩擦力的研究第60-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4章 点接触不同滑滚比润滑油膜摩擦力的测量第64-74页
    4.1 系统误差的标定第64-65页
    4.2 实验材料和条件第65-66页
    4.3 钢对钢接触副滑滚条件测试结果第66-69页
        4.3.1 卷吸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第66-68页
        4.3.2 载荷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第68-69页
        4.3.3 润滑油粘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第69页
    4.4 钢对玻璃接触副滑滚条件测试结果第69-71页
    4.5 本章小结第71-74页
第5章 纯滑动热流变弹流润滑数值模拟第74-90页
    5.1 建立纯滑动热弹流润滑数学模型第74-78页
        5.1.1 基本方程及其边界条件第75-77页
        5.1.2 数值方法第77-78页
    5.2 结果分析第78-89页
        5.2.1 工况参数第78页
        5.2.2 纯滑动热弹流典型解第78-81页
        5.2.3 理论与实验结果比较第81-82页
        5.2.4 热效应和流变效应分析第82-87页
        5.2.5 尺寸效应分析第87-89页
    5.3 本章小结第89-9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90-92页
    6.1 研究内容第90页
    6.2 结论第90-91页
    6.3 未来工作展望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科研工作第96-97页
致谢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结构及组成对合成酯摩擦特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有限量供油面接触流体润滑实验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