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问题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1.5 拟突破的难点和重点 | 第15页 |
1.6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5-17页 |
1.6.1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7-24页 |
2.1 政府项目及绩效评价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1 政府项目 | 第17页 |
2.1.2 绩效评价 | 第17页 |
2.1.3 政府项目的绩效评价 | 第17-18页 |
2.2 项目管理及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2.2.1 项目管理 | 第18页 |
2.2.2 项目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2.3 科技扶贫项目及绩效评价的内涵 | 第19-24页 |
2.3.1 科技扶贫项目 | 第19页 |
2.3.2 科技扶贫项目的生命周期 | 第19-21页 |
2.3.3 科技扶贫绩效评价的关键环节 | 第21-24页 |
3.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33页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4-25页 |
3.1.1 完整性 | 第24页 |
3.1.2 科学性 | 第24页 |
3.1.3 合理性 | 第24-25页 |
3.1.4 可行性 | 第25页 |
3.2 建立科技扶贫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 第25-33页 |
3.2.1 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 | 第25-27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 | 第27-30页 |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 | 第30-33页 |
4.新疆财政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 | 第33-45页 |
4.1 新疆的贫困状况及扶贫工作的成效 | 第33页 |
4.1.1 新疆的贫困状况 | 第33页 |
4.1.2 新疆扶贫工作的成效 | 第33页 |
4.2 本次科技扶贫项目基本情况 | 第33-34页 |
4.3 科技扶贫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第34-42页 |
4.3.1 地域性分析 | 第35-38页 |
4.3.2 产业性分析 | 第38-40页 |
4.3.3 阶段性分析 | 第40-42页 |
4.4 新疆贫困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4.4.1 经济结构方面 | 第42页 |
4.4.2 教育水平方面 | 第42-43页 |
4.4.3 民族特性方面 | 第43页 |
4.4.4 生态生活环境方面 | 第43-45页 |
5.提高新疆财政科技扶贫工作绩效的建议 | 第45-49页 |
5.1 科技扶贫项目的规划阶段 | 第45-46页 |
5.1.1 创新扶贫方式 | 第45页 |
5.1.2 注重可研分析 | 第45-46页 |
5.2 科技扶贫项目的计划阶段 | 第46页 |
5.2.1 统一管理标准 | 第46页 |
5.2.2 规范奖惩制度 | 第46页 |
5.3 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阶段 | 第46-47页 |
5.3.1 落实相关责任 | 第46-47页 |
5.3.2 总结阶段成果 | 第47页 |
5.4 科技扶贫项目的完成阶段 | 第47-49页 |
5.4.1 建立监督体系 | 第47-48页 |
5.4.2 形成反馈系统 | 第48-49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4-55页 |
附录 1 | 第55-56页 |
附录 2 | 第56-57页 |
附录 3 | 第57-58页 |
附录 4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