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问责制度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一、选题背景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4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一、研究思路第14-15页
        二、研究方法第15页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5-17页
        一、主要创新点第15-16页
        二、不足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问责的理论难题第17-23页
    第一节 政府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属性的两重性第17-19页
        一、作为抽象行政行为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第17-18页
        二、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第18-19页
        三、法律属性两重性导致问责难第19页
    第二节 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问责对象的模糊性第19-23页
        一、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的方式第19-20页
        二、集体决策导致问责对象模糊第20-21页
        三、问责对象的模糊性导致问责难第21-23页
第三章 影响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问责难的实践因素第23-32页
    第一节 对权责统一原则的认识程度影响问责制度第23-25页
        一、权责统一原则是问责制度的逻辑前提第23-24页
        二、对权责统一原则认识深刻才可能构建问责制度第24-25页
    第二节 对重大行政决策裁量权的认可程度影响问责制度第25-27页
        一、重大行政决策裁量权是问责制度中的豁免因素第25-26页
        二、重大行政决策裁量权边界具有模糊性第26-27页
        三、对重大行政决策裁量权把握准确与否影响问责标准第27页
    第三节 对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属性的理解程度影响问责制度第27-29页
        一、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属性影响问责对象之范围第27-28页
        二、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属性难以区分第28-29页
    第四节 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效性的诉求程度影响问责制度第29-32页
        一、问责制度应弥合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张力第29-30页
        二、重大行政决策实效性诉求是对问责制度正当性的挑战第30-32页
第四章 我国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问责制度的现状第32-41页
    第一节 法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一、基础的法律制度欠缺第32-33页
        二、辅助性的制度不充足第33-34页
    第二节 问责主体认定与问责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4-36页
        一、问责主体认定不清第34-35页
        二、问责效果不佳第35-36页
    第三节 责任追究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一、追责形式不精确第36-37页
        二、追责程序不严谨第37-38页
    第四节 问责的法律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8-41页
        一、问责的法律文化过时第38-39页
        二、问责的法律意识淡薄第39-41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问责制度的建议第41-49页
    第一节 保证法定制度在问责制度中的基础性第41-42页
        一、夯实法制建设第41-42页
        二、优化相应配套制度第42页
    第二节 明确问责主体与问责效果第42-45页
        一、明确问责主体应构建多元多级模式第42-44页
        二、落实问责真实效果第44-45页
    第三节 细化责任追究的形式与程序第45-47页
        一、细化责任追究形式第45-46页
        二、细化责任追究程序第46-47页
    第四节 问责法律文化的重新构建第47-49页
        一、增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问责的问责理念第47-48页
        二、增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问责的问责意识第48-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州市区人行道违停管理研究
下一篇:政治关联、银行贷款与企业价值--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