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

溴化锂溶液在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吸收式制冷的发展第11-16页
        1.2.1 吸收式制冷技术原理第11-12页
        1.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特点第12-13页
        1.2.3 吸收式制冷国外发展历程第13-14页
        1.2.4 吸收式制冷国内发展历程第14-15页
        1.2.5 吸收式制冷发展趋势第15-16页
    1.3 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过程传热传质机理的研究现状第16-20页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0-22页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溴化锂溶液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理论基础第24-32页
    2.1 溴化锂溶液水平管外降膜吸收物理过程分析第24-27页
        2.1.1 降膜吸收过程第24-26页
        2.1.2 降膜吸收过程液膜流动形态分析第26-27页
    2.2 溴化锂溶液在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强化传热传质机理第27-28页
    2.3 溴化锂水溶液的物性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溴化锂溶液在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第32-44页
    3.1 物理模型第32-33页
    3.2 数学模型第33-35页
        3.2.1 控制体的选取第33页
        3.2.2 控制方程的建立第33-35页
    3.3 网格划分及求解方法第35-38页
        3.3.1 网格划分第35-36页
        3.3.2 边界条件设置第36-37页
        3.3.3 求解方法第37-38页
    3.4 FLUENT参数设置与具体步骤第38-41页
        3.4.1 选择计算模型第38-40页
        3.4.2 设置流体物性参数和运行环境第40页
        3.4.3 选择压强速度耦合算法第40-41页
        3.4.4 FLUENT参数设置具体步骤第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4页
第四章 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4-60页
    4.1 溴化锂溶液在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第44-48页
        4.1.1 溴化锂溶液在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溶液体积分数分布第44-45页
        4.1.2 溴化锂溶液在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温度分布第45-47页
        4.1.3 溴化锂溶液在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速度分布第47页
        4.1.4 溴化锂溶液在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的浓度分布第47-48页
    4.2 不同结构微肋圆管对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流动过程的影响第48-58页
        4.2.1 金属丝网丝径不同对圆管外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过程的影响第49-53页
        4.2.2 金属丝网目数不同对圆管外溴化锂溶液降膜吸收过程的影响第53-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 不同因素对管外降膜流动和吸收过程的影响第60-74页
    5.1 溴化锂溶液在光滑圆管和微肋圆管外降膜吸收过程传热传质规律对比分析第60-64页
        5.1.1 液膜厚度分布的不同第60-61页
        5.1.2 对传热过程的强化效果第61-62页
        5.1.3 对传质过程的强化效果第62-64页
    5.2 吸收器结构对降膜过程传热传质的影响第64-68页
        5.2.1 管间距S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第64-66页
        5.2.2 管径D对吸收过程的影响第66-68页
    5.3 溶液物性变化对降膜吸收过程的影响第68-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1 结论第74-75页
    2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2-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贡地区场所景观特征研究
下一篇:渭北坮塬地区传统生土建筑的绿色技术研究--以白水、澄城地区独立式窑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