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 分布式系统逆变器的并联控制 | 第15-17页 |
1.2.1 主从结构控制策略 | 第15-16页 |
1.2.2 对等结构控制策略 | 第16-17页 |
1.3 关键问题与技术分析 | 第17-22页 |
1.3.1 逆变器常用不平衡控制策略 | 第18-19页 |
1.3.2 基于下垂的不平衡负载控制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建模与分析 | 第23-37页 |
2.1 逆变器结构及控制 | 第23-24页 |
2.2 三相四线制全桥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2.2.1 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2.2 dq0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2.3 平衡负载下电压电流双环设计 | 第26-30页 |
2.3.1 电流环设计 | 第26-28页 |
2.3.2 电压环PI参数设计 | 第28-30页 |
2.4 功率环的建模与分析 | 第30-36页 |
2.4.1 基于动态向量的功率环建模 | 第30-33页 |
2.4.2 下垂系数的设计与稳定性分析 | 第33-34页 |
2.4.3 无功-幅值下垂系数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 第34-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电容分裂式三相四线制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37-56页 |
3.1 逆变器输出不平衡机理分析 | 第37-41页 |
3.1.1 输出电压不平衡度 | 第37-38页 |
3.1.2 电压不平衡产生的原因 | 第38-39页 |
3.1.3 不平衡负载对控制产生的影响 | 第39-41页 |
3.2 零序环路与分裂电容均压控制策略 | 第41-45页 |
3.2.1 四线制系统3D-SVPWM调制简述 | 第41-42页 |
3.2.2 分裂电容均压与零序环路控制策略 | 第42-45页 |
3.3 不平衡控制策略实现 | 第45-49页 |
3.3.1 整体控制策略 | 第45-46页 |
3.3.2 谐振控制器的设计 | 第46-49页 |
3.4 不平衡负载下三相四线制逆变器仿真与实验分析 | 第49-55页 |
3.4.1 平衡负载下仿真验证 | 第49-50页 |
3.4.2 不平衡负载下的稳态与动态仿真分析 | 第50-52页 |
3.4.3 单台逆变器不平衡负载实验分析 | 第52-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负载不平衡时并联逆变器分序下垂控制 | 第56-74页 |
4.1 不平衡负载条件下功率分析 | 第56-57页 |
4.2 分序下垂控制原理 | 第57-62页 |
4.2.1 分序控制原理分析 | 第57-60页 |
4.2.2 下垂不平衡控制方法 | 第60-62页 |
4.3 基于二次广义积分的虚拟阻抗控制方案 | 第62-66页 |
4.3.1 二次广义积分原理 | 第62-64页 |
4.3.2 基于SOGI算法的虚拟阻抗 | 第64-66页 |
4.3.3 分序虚拟阻抗下垂控制策略 | 第66页 |
4.4 基于下垂的不平衡负载仿真及实验分析 | 第66-73页 |
4.4.1 平衡负载下仿真验证 | 第67页 |
4.4.2 下垂不平衡负载仿真分析 | 第67-71页 |
4.4.3 基于下垂的不平衡负载实验分析 | 第71-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下垂控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的设计 | 第74-83页 |
5.1 系统整体控制平台 | 第74-75页 |
5.2 硬件参数的设计 | 第75-80页 |
5.2.1 主功率模块的选取 | 第75-76页 |
5.2.2 母线电容选取 | 第76-77页 |
5.2.3 输出滤波器参数设计 | 第77-78页 |
5.2.4 连线电感的设计 | 第78-79页 |
5.2.5 中线电感的设计 | 第79-80页 |
5.3 控制算法设计 | 第80-81页 |
5.3.1 主函数模块设计 | 第80页 |
5.3.2 下垂整体控制模块设计 | 第80-81页 |
5.3.3 下垂分序不平衡控制模块设计 | 第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83页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完成的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