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注释表 | 第14-15页 |
缩写词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1页 |
1.1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简介 | 第16-18页 |
1.1.1 BNCT的原理 | 第16-17页 |
1.1.2 BNCT技术的优势及特点 | 第17-18页 |
1.2 硼中子俘获治疗剂量组成及评价参数 | 第18-20页 |
1.2.1 BNCT剂量组成 | 第18-19页 |
1.2.2 BNCT剂量评价参数 | 第19-20页 |
1.3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的研究及发展 | 第20-27页 |
1.3.1 国外BNCT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3.2 国内BNCT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3.3 目前BNCT临床研究的适应症 | 第23-24页 |
1.3.4 BNCT技术突破的关键难点 | 第24-27页 |
1.4 非小细胞肺癌的硼中子俘获治疗 | 第27-29页 |
1.4.1 非小细胞肺癌及其治疗现状 | 第27-28页 |
1.4.2 BNC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优势 | 第28页 |
1.4.3 BNC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现状及技术难点 | 第28-2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辐射仿真人体模型的建立及剂量计算工具 | 第31-39页 |
2.1 中国辐射仿真人体模型(CHRAP)简介 | 第31-35页 |
2.1.1 中国辐射仿真人体模型的构建 | 第31-34页 |
2.1.2 中国辐射仿真人体模型的体素化 | 第34-35页 |
2.2 蒙特卡罗方法简介 | 第35-36页 |
2.2.1 蒙特卡罗方法基本原理 | 第35页 |
2.2.2 蒙特卡罗软件MCNP程序 | 第35-36页 |
2.3 基于蒙卡方法的硼中子俘获治疗剂量计算 | 第36-38页 |
2.3.1 BNCT几何模型构建 | 第36-37页 |
2.3.2 BNCT中子源项设置 | 第37页 |
2.3.3 BNCT剂量计算及其疗效评估 | 第37-38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BNCT治疗晚期弥散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39-50页 |
3.1 两类中子源治疗弥散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39-46页 |
3.1.1 中子源条件对BNCT治疗弥散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影响 | 第39-43页 |
3.1.2 硼浓度条件对BNCT治疗弥散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影响 | 第43-46页 |
3.2 中硼中子源治疗弥散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46-48页 |
3.2.1 中硼中子源治疗弥散非小细胞肺癌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3.2.2 中硼中子源治疗弥散非小细胞肺癌时的剂量学分析 | 第47-48页 |
3.3 本章总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BNCT治疗早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50-66页 |
4.1 两类中子源治疗局部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50-58页 |
4.1.1 深浅局部非小细胞肺癌剂量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4.1.2 两类中子源治疗深浅局部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51-58页 |
4.2 中硼中子源治疗局部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58-65页 |
4.2.1 不同人群体内不同体积局部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58-63页 |
4.2.2 同一人群体内不同深度局部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学研究 | 第63-65页 |
4.3 本章总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BNCT治疗常见局部非小细胞肺癌的剂量优化研究 | 第66-83页 |
5.1 基于中子源多射野照射方案设计的剂量优化研究 | 第66-74页 |
5.1.1 中子源多射野照射方案的剂量计算模型 | 第66-67页 |
5.1.2 中子源多射野照射方案的剂量学研究 | 第67-71页 |
5.1.3 不同多射野照射方案下硼浓度变化对治疗可行性的影响 | 第71-74页 |
5.2 基于皮肤保护层设计的剂量优化研究 | 第74-82页 |
5.2.1 不同皮肤保护层方案剂量计算模型 | 第74-75页 |
5.2.2 基于皮肤保护层设计的剂量优化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 第75-82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6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83-84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84页 |
6.3 研究工作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