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在食用植物油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1.1 食用植物油概述第15-16页
    1.2 食用植物油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常规理化分析方法第16页
        1.2.2 仪器分析方法第16-18页
        1.2.3 其他分析法第18页
        1.2.4 食用植物油品质分析检测的技术问题第18-19页
    1.3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概述第19-22页
        1.3.1 荧光的产生第19-20页
        1.3.2 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第20-21页
        1.3.3 数据处理第21-22页
        1.3.4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的应用第22页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仪器参数选择第24-32页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第24-26页
        2.1.1 试验材料第24页
        2.1.2 试验仪器第24-26页
    2.2 试验参数和方法的确定第26-31页
        2.2.1 食用植物油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检测的激发和接收波长的选择第27-29页
        2.2.2 食用植物油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检测的狭缝选择第29-30页
        2.2.3 食用植物油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检测的温度选择第30-31页
        2.2.4 重复性试验第31页
    2.3 数据处理方法第31-32页
第三章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的食用植物油品种鉴别第32-39页
    3.1 试验部分第32-33页
        3.1.1 试验样品的准备第32页
        3.1.2 试验检测方案及数据处理第32-33页
    3.2 不同品种食用植物油的荧光衰减谱分析第33-37页
    3.3 不同品种食用植物油的荧光寿命分析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的山茶油纯度分析第39-52页
    4.1 试验部分第39-40页
        4.1.1 试验样品的准备第39-40页
        4.1.2 试验试剂第40页
        4.1.3 试验检测方案第40页
    4.2 山茶油的纯度鉴别第40-51页
        4.2.1 山茶油-花生油2组分掺杂样品的分析第40-44页
        4.2.2 山茶油-葵花籽油2组分掺杂样品的分析第44-47页
        4.2.3 山茶油-油菜籽油2组分掺杂样品的分析第47-50页
        4.2.4 山茶油-花生油-葵花籽油3组分掺杂样品的分析第50-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时间分辨荧光技术的食用植物油工艺鉴别与荧光基团的解析第52-67页
    5.1 试验部分第52-54页
        5.1.1 试验材料的准备第52-53页
        5.1.2 仪器与设备第53页
        5.1.3 植物油样品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采集及数据处理第53页
        5.1.4 食用植物油样品中易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第53-54页
    5.2 不同工艺生产的山茶油样品分析第54-58页
        5.2.1 不同工艺生产的山茶油荧光衰减谱的分析第54-57页
        5.2.2 不同工艺生产的山茶油的荧光寿命分析第57-58页
        5.2.3 不同工艺生产的山茶油中挥发性有机成分分析第58页
    5.3 不同工艺生产的花生油样品分析第58-62页
        5.3.1 不同工艺生产的花生油荧光衰减谱的分析第59-61页
        5.3.2 不同工艺生产的花生油荧光寿命的分析第61页
        5.3.3 不同工艺生产的花生油中挥发性有机成分分析第61-62页
    5.4 不同工艺生产的葵花籽油样品分析第62-66页
        5.4.1 不同工艺生产的葵花籽油荧光衰减谱的分析第62-64页
        5.4.2 不同工艺生产的葵花籽油荧光寿命的分析第64-65页
        5.4.3 不同工艺生产的葵花籽油中挥发性有机成分分析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6.1 主要内容和结论第67-68页
    6.2 主要创新点第68页
    6.3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5-76页
附录A第76-79页
附录B第79-84页
附录C第84-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酸锌基印迹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选择性降解环丙沙星残留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核磁共振中色谱分离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