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深根性的关系及TaSAB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致谢第4-7页
摘要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15页
    1.1 植物抗旱性的生理机制第9-11页
        1.1.1 植物形态结构与抗旱性第9-10页
        1.1.2 植物生理生化调节与抗旱性第10-11页
    1.2 抗逆基因TASABP2第11页
    1.3 植物抗旱性的评价指标第11-13页
        1.3.1 农艺性状指标第11-12页
        1.3.2 生理生化指标第12-13页
        1.3.3 产量指标第13页
    1.4 植物抗旱性的鉴定方法第13-15页
        1.4.1 田间直接鉴定法第13页
        1.4.2 模拟干旱条件法第13-15页
2 引言第15-17页
3 小麦品种抗旱性与根深和深层根系活性的关系第17-2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3.1.1 供试品种第17页
        3.1.2 设施建造与试验设计第17页
        3.1.3 试验管理第17页
        3.1.4 测定时期、项目与方法第17-18页
        3.1.5 统计分析方法第1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18-22页
        3.2.1 小麦生育期内根系深度的变化第18-19页
        3.2.2 小麦生育期内根干重的垂直变化第19-21页
        3.2.3 小麦生育期内根系生理活性的垂直变化第21-22页
        3.2.4 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第22页
    3.3 结语与讨论第22-25页
4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及生理特性第25-35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5-26页
        4.1.1 试验地概况第25页
        4.1.2 试验设计第25-26页
        4.1.3 田间管理第26页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6页
        4.1.5 数据统计分析第26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26-33页
        4.2.1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及抗旱性评价第26-27页
        4.2.2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构成因素第27-28页
        4.2.3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籽粒湿面筋含量第28-29页
        4.2.4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株高第29-30页
        4.2.5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单株分蘖数第30-31页
        4.2.6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单株次生根数第31-32页
        4.2.7 不同水分处理下小麦品种的根系生理活性第32-33页
    4.3 结语与讨论第33-35页
5 小麦抗旱相关基因TaSABP2的克隆及功能研究第35-4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5.1.1 材料种植与处理第35页
        5.1.2 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第35页
        5.1.3 小麦TaSABP2基因全长cDNA扩增第35页
        5.1.4 小麦TaSABP2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5-36页
        5.1.5 半定量RT-PCR分析第36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6-43页
        5.2.1 小麦TaSABP2基因cDNA克隆第36-37页
        5.2.2 小麦TaSABP2基因全长及其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7页
        5.2.3 小麦TaSABP2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39页
        5.2.4 小麦TaSABP2基因与其他植物序列比对和树化分析第39-41页
        5.2.5 小麦TaSABP2基因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第41-42页
        5.2.6 小麦TaSABP2基因喷施激素及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表达分析第42-43页
    5.3 结语与讨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英文摘要第52-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连作年限地黄生长生理特性及其根区土壤化感物质研究
下一篇:锌硼对干旱胁迫玉米调控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