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村民自治研究--以常熟市虞山镇为例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三节 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村民自治的理论分析 | 第15-29页 |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内涵与特征 | 第15-17页 |
一、村民自治的内涵 | 第15页 |
二、村民自治的特征 | 第15-17页 |
第二节 村民自治的原则与内容 | 第17-23页 |
一、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 | 第17-19页 |
二、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 | 第19-21页 |
三、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村民自治的理论依据 | 第23-29页 |
一、村民自治是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 | 第23-25页 |
二、村民自治是保持农村发展与稳定的基础环节 | 第25-27页 |
三、村民自治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奠定政治基础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 第29-35页 |
第一节 我国村民自治的历史沿革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村民自治的发展现状 | 第31-35页 |
第四章 苏南地区的村民自治:常熟市虞山镇的个案 | 第35-41页 |
第一节 常熟市虞山镇镇情 | 第35-37页 |
第二节 虞山镇村民自治的状况 | 第37-41页 |
一、村民构成 | 第37页 |
二、虞山镇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及存在问题 | 第37-41页 |
第五章 苏南地区村民自治运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1-52页 |
第一节 村委会选举制度不完善 | 第41-42页 |
一、关于候选人提名的程序不够合理 | 第41页 |
二、村委会与村民之间的监督沟通渠道不畅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村民自身的自治需求不高 | 第42-44页 |
一、农村居民的民主素养较低 | 第42-43页 |
二、村民的经济基础制约了自治意识 | 第43-44页 |
第三节 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自治的干扰 | 第44-49页 |
一、镇、村关系的复杂性 | 第44-45页 |
二、镇、村工作中的不规范 | 第45-47页 |
三、形成镇、村关系现状的原因 | 第47-49页 |
第四节 村民委员会与村级党组织的职能交叉 | 第49-52页 |
一、村民委员会和村党组织关系 | 第49-50页 |
二、形成村民委员会和村党组织关系现状的原因 | 第50-52页 |
第六章 苏南地区村民自治的完善和改进 | 第52-63页 |
第一节 发展经济:为村民自治注入更大活力 | 第52-55页 |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第52-54页 |
二、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 第54-55页 |
第二节 走出机制困境:理顺关系 | 第55-58页 |
一、改革政府体制 | 第55-56页 |
二、建立科学高效的村两委工作运作机制 | 第56页 |
三、构建权力制衡机制 | 第56-58页 |
第三节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 第58-61页 |
一、规范村级组织,完善自治组织功能 | 第58-59页 |
二、改革村级用人制度,保证村民委员会人才供应 | 第59-60页 |
三、建立各项其他制度 | 第60-61页 |
第四节 推进农村城镇化:给村民自治增加新的内涵 | 第61-63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