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经营学、森林计测学、森林经理学论文--森林经理学论文

基于GIS的汤旺河林业局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1-24页
    1.1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 数字林业第13-15页
    1.3 3S 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第15-21页
        1.3.1 遥感(RS)第15-16页
        1.3.2 地理信息系统(GIS)第16-20页
        1.3.3 全球定位系统(GPS)第20-21页
    1.4 森林景观生态第21-22页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1.5.1 研究的先进性第22-23页
        1.5.2 研究的可行性第23页
        1.5.3 理论意义和经济效益第23-24页
2 研究地区概况第24-27页
    2.1 研究区域的选择第24页
    2.2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第24-27页
        2.2.1 地理位置第24页
        2.2.2 地形与地貌第24页
        2.2.3 气候第24页
        2.2.4 河流水系第24-25页
        2.2.5 土壤第25页
        2.2.6 植被第25-26页
        2.2.7 野生动物资源第26页
        2.2.8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第26-27页
3 研究方法第27-40页
    3.1 研究内容第27页
    3.2 技术手段第27-28页
        3.2.1 数据的获取第27页
        3.2.2 软、硬件环境第27-28页
        3.2.3 技术路线第28页
    3.3 研究方法第28-40页
        3.3.1 林相图的数字化第28-31页
        3.3.2 森林资源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第31-33页
        3.3.3 遥感数据的处理第33-36页
        3.3.4 遥感影像的解译第36-37页
        3.3.5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第37-40页
4 森林资源动态空间分析第40-48页
    4.1 各类土地面积的变化第40-42页
        4.1.1 林地面积变化第40-41页
        4.1.2 非林地面积变化第41-42页
    4.2 森林资源的变化第42-48页
        4.2.1 总体林分面积、蓄积变化第42-44页
        4.2.2 林分结构的变化第44页
        4.2.3 人工林和天然林的变化第44-45页
        4.2.4 林分龄组结构变化第45-48页
5 景观结构空间分析第48-52页
    5.1 景观要素第48页
    5.2 景观多样性变化第48-49页
    5.3 景观斑块特征变化第49-51页
    5.4 景观要素空间构型指标第51-52页
6 DEM模型和景观现状的叠加第52-55页
    6.1 DEM模型第52-53页
    6.2 DEM和景观现状的叠加第53-55页
结论和讨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个人简历第61-62页
独创性声明第62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史铁生创作的意象类型与心理动因
下一篇:弯道急流的改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