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0 前言 | 第9-10页 |
1 中日东海共同开发油气资源的可行性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18页 |
1.1 东海油气资源争议的历史 | 第10-11页 |
1.2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争议的现状 | 第11-13页 |
1.3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可行性 | 第13-16页 |
1.4 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共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2 大陆架争议区共同开发的法理基础研究 | 第18-28页 |
2.1 共同开发的概述 | 第18-20页 |
2.2 争议海域共同开发的法理基础 | 第20-25页 |
2.2.1 共同开发是当事国对其在争议海域中的专属性资源主权权利的使用、收益和处分行 为 | 第20-23页 |
2.2.2 共同开发是当事国之间通过转让部分资源主权权利实现客体共享的处分行为 | 第23-25页 |
2.3 共同开发区区域定位的法律意义 | 第25-28页 |
3 共同开发区与争议海域的关系 | 第28-35页 |
3.1 共同开发区应界定在争议海域范围内 | 第28-31页 |
3.2 中日东海大陆架的划界争议及争议海域状况 | 第31-35页 |
3.2.1 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争议海域范围 | 第31-32页 |
3.2.2 确定中日东海大陆架争议海域范围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4 对“中间线”附近已发现储油区的共同开发问题 | 第35-43页 |
4.1 “中间线”东侧的油气田属于争议海域,不属于日本所有 | 第35-37页 |
4.2 “中间线”西侧油气田属中国所有,不适用“跨界矿藏”的规定 | 第37-41页 |
4.2.1 跨界矿藏 | 第38-40页 |
4.2.2 日本错用“跨界矿藏”的规定 | 第40-41页 |
4.3 对“中间线”附近已发现储油区的共同开发建议 | 第41-43页 |
5 冲绳海槽和钓鱼岛附近地区的共同开发问题 | 第43-49页 |
5.1 在冲绳海槽附近建立共同开发区的问题 | 第43-44页 |
5.2 在钓鱼岛附近地区建立共同开发区的问题 | 第44-49页 |
5.2.1 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区域面临的困难 | 第44-46页 |
5.2.2 将钓鱼岛附近区域列入后备共同开发区 | 第46-49页 |
6 共同开发区内管辖权的分配方式 | 第49-56页 |
6.1 协商共管的管辖权分配方式 | 第49-50页 |
6.2 建立联合管理机构的管辖权分配方式 | 第50-52页 |
6.3 建立各国管辖分区的管辖权分配方式 | 第52-56页 |
7. 对中日东海已有共同开发方案的分析 | 第56-62页 |
7.1 对瓦伦西亚东海共同开发方案的分析 | 第56-58页 |
7.2 对余民才共同开发方案的分析 | 第58-59页 |
7.3 对两个共同开发方案的借鉴分析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