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单甲基丙烯酸羟乙基磷酸酯及其用途 | 第8-10页 |
1.1.1 应用于金属涂料中 | 第8页 |
1.1.2 应用于牙本质粘结剂中 | 第8-9页 |
1.1.3 应用于反应型阻燃剂中 | 第9-10页 |
1.2 磷酸酯的合成 | 第10-15页 |
1.2.1 POCl_3法 | 第10-11页 |
1.2.2 PCl_3法 | 第11页 |
1.2.3 磷酸法 | 第11-12页 |
1.2.4 焦磷酸法 | 第12-13页 |
1.2.5 P_2O_5法 | 第13-15页 |
1.3 单甲基丙烯酸羟乙基磷酸酯(EGMP)的合成 | 第15-16页 |
1.4 多金属氧酸盐 | 第16-18页 |
1.5 负载型多金属氧酸盐 | 第18-19页 |
1.6 本论文的指导思想 | 第19-20页 |
第2章 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剂催化合成单甲基丙烯酸羟乙基磷酸酯 | 第20-35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0-24页 |
2.1.1 原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2.1.2 催化活性测试 | 第21-24页 |
2.1.2.1 反应过程 | 第21-22页 |
2.1.2.2 产物的分析 | 第22-2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4页 |
2.2.1 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24-28页 |
2.2.2 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28-34页 |
2.2.2.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2.2.2.2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29-31页 |
2.2.2.3 水解时加水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2.4 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 第32页 |
2.2.2.5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2.2.2.6 H型β沸石分子筛和HZSM-5分子筛的催化情况 | 第33-3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负载型多金属氧酸盐催化合成单甲基丙烯酸羟乙基磷酸酯 | 第35-58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5-39页 |
3.1.1 原料与试剂 | 第35-36页 |
3.1.2 样品合成 | 第36-37页 |
3.1.2.1 HPW/C系列催化的制备: | 第36页 |
3.1.2.2 [TEAH]_3PW_(12)O_(40)的合成: | 第36页 |
3.1.2.3 TEAPW/AC的制备: | 第36页 |
3.1.2.4 [TEAH]_3PW_(12)O_(40)/SBA-15的制备: | 第36-37页 |
3.1.3 样品表征 | 第37-38页 |
3.1.4 催化反应过程、产物的分析与表征 | 第38-3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9-56页 |
3.2.1 催化剂样品的结构表征 | 第39-48页 |
3.2.1.1 HPW/AC和TEAPW/AC系列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39-42页 |
3.2.1.2 TEAPW/SBA-15系列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第42-45页 |
3.2.1.3 几个系列催化剂的酸性表征 | 第45-48页 |
3.2.2 催化合成EGMP的活性和选择性 | 第48-56页 |
3.2.2.1 HPW/AC系列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48-53页 |
3.2.2.1.1 不同负载量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2.1.2 不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3.2.2.1.3 固定活性组分用量,改变负载量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2.1.4 HPW/AC的重复使用 | 第51-53页 |
3.2.2.2 TEAPW/AC系列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53-55页 |
3.2.2.2.1 固定活性组分用量,改变负载量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53-54页 |
3.2.2.2.2 TEAPW/AC的重复使用 | 第54-55页 |
3.2.2.3 TEAPW/SBA-15系列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第55-56页 |
3.2.2.3.1 固定活性组分用量,改变负载量和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