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二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前言第10-15页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趋势及手段简述第11-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1-13页
     ·研究方法与手段第13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13-14页
   ·论文主要工作第14-15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15-23页
   ·构造背景第15-16页
   ·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及古地理演化第16-18页
   ·上古生界地层简述第18-23页
第3章 储层岩石学及孔隙与物性特征第23-33页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3-29页
     ·岩石类型第23-24页
     ·砂岩骨架组分第24-27页
     ·储层砂岩结构第27-29页
   ·储层孔隙与物性特征第29-33页
     ·孔隙构成第29-31页
     ·物性特征第31-33页
第4章 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第33-55页
   ·成岩作用类型第33-46页
     ·压实和压溶作用第33-34页
     ·胶结作用第34-45页
     ·交代作用第45页
     ·溶解作用第45-46页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第46-49页
     ·压实作用与胶结作用相对重要性第46-47页
     ·自生高岭石对储层的影响第47-48页
     ·自生硅质对储层的影响第48页
     ·碳酸盐胶结物对储层的影响第48-49页
   ·次生孔隙形成机制第49-50页
   ·埋藏史与古地温第50-51页
   ·成岩阶段划分及成岩序列第51-55页
第5章 成岩作用综合评价第55-58页
   ·煤系地层酸性流体对储层质量的影响第55-56页
     ·对储层质量改善的消极方面第55页
     ·对储层质量改善的积极方面第55-56页
   ·成岩作用评价第56-58页
     ·加强性成岩作用第56页
     ·保持性成岩作用第56-57页
     ·破坏性成岩作用第57-58页
结论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图版说明及图版第67-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砂岩全岩化学组成的成岩意义
下一篇:米仓山隆起下古生界烃源岩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