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道德推脱、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2-14页
1. 文献综述第14-34页
    1.1 道德推脱第14-20页
        1.1.1 道德推脱的概念第14-15页
        1.1.2 道德推脱的机制第15-17页
        1.1.3 道德推脱的测量第17-19页
        1.1.4 道德推脱的影响因素第19-20页
    1.2 父母教养方式第20-24页
        1.2.1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第20-21页
        1.2.2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第21-24页
    1.3 攻击行为第24-29页
        1.3.1 攻击行为的界定第24-26页
        1.3.2 攻击行为的理论第26-29页
    1.4 道德推脱、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第29-32页
        1.4.1 道德推脱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第29页
        1.4.2 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第29-30页
        1.4.3 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第30-31页
        1.4.4 道德推脱、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第31-32页
    1.5 问题的提出第32-33页
    1.6 研究意义第33-34页
2. 研究设计第34-38页
    2.1 研究假设第34页
    2.2 研究对象第34-35页
    2.3 研究工具第35-36页
        2.3.1 道德推脱问卷第35页
        2.3.2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第35-36页
        2.3.3 攻击行为问卷第36页
    2.4 研究程序第36-37页
    2.5 数据处理和分析第37-38页
3. 研究结果第38-57页
    3.1 大学生道德推脱的特点第38-41页
        3.1.1 大学生道德推脱的现状第38页
        3.1.2 大学生道德推脱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第38-41页
    3.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第41-43页
        3.2.1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第41-42页
        3.2.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是否独生上的差异第42-43页
    3.3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第43-45页
        3.3.1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现状第43-44页
        3.3.2 大学生攻击行为在性别、年级上的差异第44-45页
    3.4 大学生道德推脱、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第45-48页
        3.4.1 大学生道德推脱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分析第45-46页
        3.4.2 大学生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第46-47页
        3.4.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相关分析第47-48页
    3.5 大学生道德推脱、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回归分析第48-50页
        3.5.1 大学生道德推脱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第48-49页
        3.5.2 大学生攻击行为对道德推脱的回归分析第49页
        3.5.3 大学生攻击行为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回归分析第49-50页
    3.6 道德推脱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中的中介作用第50-57页
        3.6.1 道德推脱在母亲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中的中介作用第50-53页
        3.6.2 道德推脱在父亲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中的中介作用第53-57页
4. 讨论第57-66页
    4.1 大学生道德推脱、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特点第57-60页
        4.1.1 大学生道德推脱的特点第57-58页
        4.1.2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第58-59页
        4.1.3 大学生攻击行为的特点第59-60页
    4.2 大学生道德推脱、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行为的相关第60-63页
        4.2.1 大学生道德推脱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第60-61页
        4.2.2 大学生道德推脱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第61-62页
        4.2.3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的相关第62-63页
    4.3 大学生道德推脱在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行为中的中介作用第63页
    4.4 建议第63-64页
    4.5 不足第64-66页
5.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4页
附录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生态环境、融资约束与企业R&D投资强度
下一篇:碳信息披露价值相关性差异研究--基于金砖国家CDP企业和标普500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