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维度下的民事督促程序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督促程序概述 | 第11-13页 |
| (一)督促程序的概念 | 第11页 |
| (二)督促程序存在的非讼法理基础 | 第11-13页 |
| 二、督促程序的立法沿革及原因分析 | 第13-27页 |
| (一)督促程序的起源 | 第13-15页 |
| (二)新中国成立前的法律移植 | 第15-19页 |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立法探索 | 第19-23页 |
| (四)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程序修订 | 第23-25页 |
| (五)督促程序立法沿革的启示 | 第25-27页 |
| 三、我国现行督促程序以及域外制度比较 | 第27-32页 |
| (一)督促程序的申请 | 第27-29页 |
| (二)督促程序的运行 | 第29-31页 |
| (三)督促程序的救济 | 第31-32页 |
| 四、我国督促程序的司法实践 | 第32-38页 |
| (一)督促程序的适用现状 | 第32-35页 |
| (二)现行督促程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 五、现阶段督促程序良性运作的思考 | 第38-46页 |
| (一)支付令申请的审查 | 第38-39页 |
| (二)支付令异议的审查 | 第39-41页 |
| (三)债务人滥用异议权的限制 | 第41-42页 |
| (四)督促程序的收费标准和费用分担 | 第42页 |
| (五)支付令的既判力 | 第42-44页 |
| (六)构建商业诚信系统 | 第44-46页 |
| 结语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