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导论 | 第9-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2、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研究内容 | 第12页 |
2、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四)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14页 |
1、研究创新点 | 第14页 |
2、研究难点 | 第14页 |
二、文献综述、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14-24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1、国内空巢老人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2、国外空巢老人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二) 主要概念介绍 | 第21-23页 |
1、空巢老人 | 第21-22页 |
2、互助网络 | 第22页 |
3、社区照顾 | 第22-23页 |
(三) 理论依据 | 第23-24页 |
1、社会支持理论 | 第23页 |
2、增权理论 | 第23-24页 |
三、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及需求 | 第24-33页 |
(一) 研究地点介绍 | 第24-25页 |
(二) L社区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 第25-28页 |
1、医疗保障方面 | 第26-27页 |
2、经济供养方面——缺少经济供养,经济较困难 | 第27页 |
3、精神慰藉方面——生活孤独,缺少精神生活和支持力量 | 第27-28页 |
4、日常照顾方面——日常生活无人照料 | 第28页 |
(三) L社区空巢老人的需求评估 | 第28-32页 |
1、医疗保障需求 | 第30-31页 |
2、日常照顾方面 | 第31页 |
3、精神慰藉方面 | 第31-32页 |
(四) 空巢老人互助网络建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2-33页 |
1、空巢老人互助网络建构的必要性分析 | 第32-33页 |
2、空巢老人互助网络建构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页 |
四、空巢老人互助网络的建构 | 第33-56页 |
(一) 前期工作——开展调研,确定服务方向 | 第33-34页 |
(二) 社区工作介入——以社区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活动 | 第34-39页 |
1、社区活动开展 | 第34-38页 |
2、服务效果 | 第38-39页 |
(三) 小组工作介入 | 第39-51页 |
1、背景介绍 | 第39页 |
2、前期准备 | 第39-41页 |
3、活动实施 | 第41-50页 |
4、服务效果 | 第50-51页 |
(四) 对空巢老人互助网络服务的评估 | 第51-56页 |
1、活动评估 | 第51-55页 |
2、未解决的问题 | 第55-56页 |
五、本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 第56-66页 |
(一) 空巢老人互助网络建构的研究总结 | 第56-59页 |
1、研究结论 | 第56-57页 |
2、研究总结 | 第57页 |
3、本研究的不足 | 第57-59页 |
(二) 对空巢老人互助网络服务的自我反思 | 第59-62页 |
1、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的反思 | 第59-60页 |
2、社会工作专业技巧应用的反思 | 第60-61页 |
3、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反思 | 第61-62页 |
4、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反思 | 第62页 |
(三) 进一步推动空巢老人互助网络发展的建议 | 第62-66页 |
1、提倡政府为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 第62-63页 |
2、建立各组织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各组织参与社区空巢老人服务的积极性,整合社区资源,拓宽融资渠道 | 第63-64页 |
3、打造新型社区工作者队伍 | 第64页 |
4、倡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 第64-65页 |
5、促进邻舍间互助网络的建立 | 第65-66页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第66-67页 |
附录二:小组活动计划书 | 第6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