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8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9-10页 |
第二章 预付式消费的特征与法律属性 | 第10-17页 |
2.1 预付式消费的特征 | 第10-13页 |
2.1.1 预付式消费的概念与特征 | 第10-11页 |
2.1.2 预付式消费不同于民法中的预付款 | 第11页 |
2.1.3 预付式消费不同于刑法中的非法集资 | 第11-12页 |
2.1.4 预付式消费不能简单归类为经济法中的不正当竞争 | 第12-13页 |
2.2 预付式消费的法律属性 | 第13-17页 |
2.2.1 两个案例提出的预付式消费法律性质认定问题 | 第13-14页 |
2.2.2 预付式消费为合法行为 | 第14页 |
2.2.3 预付式消费的合同性 | 第14-15页 |
2.2.4 预付式消费的国家干预性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我国预付式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7-25页 |
3.1 我国预付式消费的现状及积极价值 | 第17-19页 |
3.1.1 我国预付式消费的现状 | 第17-18页 |
3.1.2 预付式消费的积极价值 | 第18-19页 |
3.2 我国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19-25页 |
3.2.1 预付式消费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3.2.2 预付式消费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21-25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预付式消费的法律规制 | 第25-32页 |
4.1 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并完善监管体系 | 第25-27页 |
4.1.1 制定专门的法律规范 | 第25-26页 |
4.1.2 完善监管体系 | 第26-27页 |
4.2 加强消费者教育及社会监督 | 第27-29页 |
4.2.1 加强消费者教育 | 第27-28页 |
4.2.2 加强社会监督 | 第28-29页 |
4.3 合同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责任承担 | 第29-31页 |
4.3.1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 第29-30页 |
4.3.2 合同应明确责任承担 | 第30-31页 |
4.4 完善我国的信用制度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