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消光法粉尘浓度在线测量系统的研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粉尘浓度测量方法 | 第10-13页 |
1.2.1 取样法 | 第11页 |
1.2.2 非取样法 | 第11-13页 |
1.3 粉尘浓度测量系统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光散射基础理论 | 第16-24页 |
2.1 光散射概述 | 第16-17页 |
2.1.1 光的散射理论 | 第16页 |
2.1.2 不相关散射与相关散射 | 第16-17页 |
2.1.3 单散射与复散射 | 第17页 |
2.2 Mie散射理论 | 第17-19页 |
2.3 Mie散射近似理论 | 第19-22页 |
2.3.1 夫琅禾费衍射 | 第20-21页 |
2.3.2 瑞利散射 | 第21-22页 |
2.4 全散射法及基本参数介绍 | 第22-23页 |
2.4.1 全散射法概述 | 第22页 |
2.4.2 有关散射的基本参数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激光消光法粉尘浓度测量原理 | 第24-30页 |
3.1 粉尘颗粒的基本特性 | 第24-25页 |
3.1.1 颗粒群的粒径分布 | 第24页 |
3.1.2 颗粒群的平均粒径 | 第24-25页 |
3.1.3 颗粒的折射率 | 第25页 |
3.2 激光消光法粉尘颗粒浓度的测量原理 | 第25-29页 |
3.2.1 激光消光法基本原理 | 第25-27页 |
3.2.2 消光系数的近似解 | 第27-28页 |
3.2.3 消光系数的数值求解 | 第28-29页 |
3.3 激光消光法特点及适用范围 | 第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激光消光法粉尘浓度测量系统开发 | 第30-50页 |
4.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要求 | 第30-31页 |
4.2 光路系统设计 | 第31-39页 |
4.2.1 光源选择 | 第32-33页 |
4.2.2 空间滤波器的选择 | 第33-35页 |
4.2.3 光学透镜和棱镜的选择 | 第35-36页 |
4.2.4 光学元器件对中问题 | 第36-39页 |
4.3 透射光采集系统 | 第39-42页 |
4.3.1 光纤传像束 | 第39-40页 |
4.3.2 CCD图像传感器 | 第40-42页 |
4.4 数据处理系统 | 第42-48页 |
4.4.1 软件开发工具简介 | 第43-44页 |
4.4.2 USB通讯协议 | 第44-45页 |
4.4.3 粉尘颗粒在线测量软件 | 第45-48页 |
4.4.4 测量系统参数 | 第48页 |
4.5 吹风装置 | 第48-4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在线测量系统实验研究 | 第50-57页 |
5.1 实验装置 | 第50-52页 |
5.1.1 粉尘发生装置 | 第50-51页 |
5.1.2 在线测量系统装置 | 第51-52页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2-56页 |
5.2.1 CCD相机参数设定 | 第52页 |
5.2.2 CCD暗电流及其他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 | 第52-53页 |
5.2.3 粉尘浓度在线测量实验 | 第53-55页 |
5.2.4 称重法与系统在线测量实验结果对比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总结 | 第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