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8页 |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14-15页 |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4页 |
·盐胁迫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 | 第14-15页 |
·提高大豆耐盐性的途径 | 第15-17页 |
·栽培技术措施 | 第15-16页 |
·耐盐品种的筛选与鉴定 | 第16页 |
·杂交育种 | 第16页 |
·转基因育种 | 第16-17页 |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17-20页 |
·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与积累 | 第17页 |
·晚期胚胎发生富集蛋白基因(LEA 基因) | 第17-18页 |
·活性氧清除酶类基因 | 第18页 |
·水通道蛋白相关基因 | 第18-19页 |
·与耐盐相关的蛋白激酶类基因 | 第19页 |
·与耐盐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 | 第19页 |
·离子转运相关的基因 | 第19-20页 |
·基因差异表达方法的研究 | 第20-24页 |
·mRNA 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 | 第20页 |
·基因表达的系统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 | 第20页 |
·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epresentaional difference analysis,RDA) | 第20-21页 |
·基因芯片 | 第21页 |
·抑制差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 | 第21-24页 |
·生物信息学 | 第24-26页 |
·生物数据库 | 第24-25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相关软件 | 第25-26页 |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豆科植物的发状根转化 | 第26-28页 |
·发状根转化系统的特点 | 第26页 |
·pGFPGUSplus 发根农杆菌表达载体的特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采用再次抑制差减杂交的方法,筛选与克隆大豆耐盐基因 | 第28-44页 |
·材料 | 第28-29页 |
·植物材料 | 第28页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序列分析使用的软件和网站 | 第28-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3页 |
·大豆幼苗的盐处理 | 第29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29页 |
·总RNA 的纯化 | 第29页 |
·mRNA 的分离 | 第29-30页 |
·构建抑制差减文库 | 第30-31页 |
·cDNA 文库插入片段的扩增 | 第31页 |
·杂交膜的制备 | 第31-32页 |
·标记探针 | 第32页 |
·斑点杂交检测 | 第32页 |
·序列的测定和分析 | 第32-33页 |
·Real-time PCR 检测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1页 |
·取样时间的摸索 | 第33页 |
·总RNA 的提取 | 第33-34页 |
·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 | 第34页 |
·差减效率的检测 | 第34-35页 |
·抑制差减文库插入片段的初步检测 | 第35页 |
·阳性克隆的测序和序列分析 | 第35-36页 |
·文库SSH1 和SSH2 之间的比对分析 | 第36页 |
·斑点杂交分析 | 第36-37页 |
·GO 基因的功能注释 | 第37-39页 |
·COG 功能分类 | 第39-40页 |
·Real-time PCR 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4页 |
·SSH 技术的优点和不足 | 第41页 |
·SSH 技术的改良 | 第41-42页 |
·再次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章 大豆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44-64页 |
·材料 | 第44-46页 |
·植物材料 | 第44页 |
·主要试剂、菌株和载体 | 第44-45页 |
·基本溶液的配制 | 第4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46页 |
·试验方法 | 第46-52页 |
·基因克隆 | 第46页 |
·Real-time PCR 分析 | 第46-47页 |
·GmSLT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49页 |
·大豆转基因发状根的获得 | 第49-50页 |
·复合体大豆植株的获得 | 第50-51页 |
·大豆转基因发状根的耐盐性分析 | 第51-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GmTrx 基因的克隆 | 第52-54页 |
·GmSLT 基因的克隆 | 第54-56页 |
·GmSLT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6-57页 |
·GmSLT 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57-60页 |
·讨论 | 第60-64页 |
·差异基因的获得 | 第60-61页 |
·GmTrx 基因的序列分析和功能预测 | 第61页 |
·GmSLT 基因的序列分析和功能预测 | 第61-62页 |
·GmSLT 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62-6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