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中“中层公务员”行为及影响研究--以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9页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1 选题缘起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2.1 政府体制创新研究第12-17页
        1.2.2 公务员及其行为研究第17-21页
        1.2.3 简短评述第21页
    1.3 概念界定第21-23页
        1.3.1 小政府、大社会第22页
        1.3.2 体制创新第22页
        1.3.3 中层公务员第22-23页
        1.3.4 公务员行为第23页
    1.4 理论基础第23-25页
        1.4.1 制度变迁理论第23-24页
        1.4.2 公共选择理论第24页
        1.4.3 官僚行为理论第24-25页
    1.5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第25-26页
        1.5.1 研究方法第25-26页
        1.5.2 案例选择依据第26页
    1.6 研究假设与研究框架第26-29页
        1.6.1 研究假设第26-27页
        1.6.2 研究框架第27-29页
第2章 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的轨迹描述第29-37页
    2.1 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的主要阶段第29-32页
        2.1.1 开发办阶段第29-30页
        2.1.2 管委会阶段第30-31页
        2.1.3 建政阶段第31-32页
    2.2 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的强制性变迁特征第32-35页
        2.2.1 国家战略: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的背景第32-33页
        2.2.2 小政府、大社会: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的理念第33页
        2.2.3 合并同类型:浦东新区“小政府、大社会”体制创新的主要措施第33-34页
        2.2.4 异体嵌入:浦东新区“小政府、大社会”体制创新的环境第34-35页
    2.3 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中的公务员第35-37页
        2.3.1 浦东新区公务员的来源第35-36页
        2.3.2 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公务员的来源第36-37页
第3章 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中“中层公务员”行为方式第37-43页
    3.1 推动改革之势:顺势而行第37-39页
        3.1.1 “政治人”的行为动机第37页
        3.1.2 “主动创新”与“规划先行”的行为方式第37-39页
    3.2 上级支持之力:借力而行第39-40页
        3.2.1 “官僚人”的行为动机第39页
        3.2.2 “主动对接”与“照章办事”的行为方式第39-40页
    3.3 群众需求之口:问需而谋第40页
        3.3.1 “公共人”的行为动机第40页
        3.3.2 “注重民意”的行为方式第40页
    3.4 自我发展之需:伺机而动第40-43页
        3.4.1 “晋升人”的行为动机第41页
        3.4.2 “主动扩权”与“甘于奉献”的行为方式第41-43页
第4章 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中“中层公务员”行为影响第43-57页
    4.1 管委会阶段“中层公务员”能人治理行为的影响第43-48页
        4.1.1 机构变形:逐渐多出的层级第43-45页
        4.1.2 运行机制:“七巧板”模式的尝试第45-46页
        4.1.3 流程规则:从“零”开始的设计第46-48页
    4.2 建政阶段“中层公务员”规则治理行为的影响第48-53页
        4.2.1 机构裂变:从一到四第48-50页
        4.2.2 运行机制:“封闭式”运行第50页
        4.2.3 流程规则:程序化、精细化第50-53页
    4.3 罗山市民会馆:“中层公务员”行为影响下从创新明星到渐趋边缘第53-57页
        4.3.1 管委会阶段:“标新立异”的大胆创新第53-55页
        4.3.2 建政阶段:“无可奈何”的渐趋边缘第55-57页
第5章 浦东新区“小政府”体制创新“中层公务员”行为评价分析第57-62页
    5.1 “小政府”体制创新中“中层公务员”行为的阶段性差异第57-58页
        5.1.1 管委会阶段:大刀阔斧的主动性第57页
        5.1.2 建政阶段:依法办事的规范性第57-58页
    5.2 “小政府”体制创新中“中层公务员”行为的层次性重点第58页
        5.2.1 “中层公务员”在组织机构创新中的作用有限第58页
        5.2.2 “中层公务员”在运作机制和流程创新中的作用明显第58页
    5.3 “小政府”体制创新中“中层公务员”行为的双重性绩效第58-62页
        5.3.1 政府机构的“下沉”贴近基层社会需要第58-59页
        5.3.2 公共服务机构的“扩容”符合精细化管理需求第59-60页
        5.3.3 流程规则的“完善”顺应法治政府建设要求第60-61页
        5.3.4 运行机制的“不畅”导致管理能力的碎片化第61-62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62-63页
    6.1 主要结论第62页
    6.2 进一步讨论:地方政府体制创新中“精兵”与“减政”的顺序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69页
卷内备考表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务微信服务质量评估模型构建研究--以“上海发布”为例
下一篇:维汉民族间信任关系重构研究--以乌鲁木齐市S社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