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序言 | 第7-10页 |
一、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立法及社区矫正模式 | 第10-14页 |
(一) 社区矫正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社区矫正发展和立法过程 | 第11-12页 |
(三) 社区矫正模式及其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社区矫正模式 | 第12页 |
2、社区矫正模式的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模式的研究背景、价值理念及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4-18页 |
1、社会结构变迁的差异 | 第14-15页 |
2、社区功能的差异 | 第15-18页 |
(二) 价值理念 | 第18-20页 |
1、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 第18-19页 |
2、刑罚谦抑的价值理念 | 第19页 |
3、恢复性司法的价值理念 | 第19-20页 |
(三)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研究的社会学基础 | 第20页 |
2、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研究的刑法学基础 | 第20-21页 |
3、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研究的经济学基础 | 第21-23页 |
三、主要发达国家及我国发达地区社区矫正模式的介绍 | 第23-33页 |
(一) 主要发达国家的社区矫正模式 | 第23-29页 |
1、美国的社区矫正模式 | 第23-24页 |
2、英国的社区矫正模式 | 第24-27页 |
3、日本的社区矫正模式 | 第27页 |
4、国外社区矫正模式的主要特点 | 第27-29页 |
(二) 我国发达地区社区矫正模式 | 第29-33页 |
1、上海模式 | 第29-30页 |
2、北京模式 | 第30-31页 |
3、发达地区社区矫正模式的特点 | 第31-33页 |
四、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33-39页 |
(一) 当前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1、社区矫正基础经费和人员保障不到位 | 第33-34页 |
2、社会组织和社会化力量参与程度较低 | 第34页 |
3、社区矫正和社会治理理念发展不充分 | 第34页 |
(二) 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 | 第34-36页 |
1、工作主体 | 第34-35页 |
2、工作程序 | 第35页 |
3、工作方法 | 第35页 |
4、协作机制 | 第35-36页 |
(三) 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架构 | 第36-37页 |
(四) 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工作运行的特点 | 第37-39页 |
1、社区矫正人员的“入矫”和解除矫正中存在“严进宽出”现象 | 第37页 |
2、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活动以管理为主,缺乏社区矫正教育活动 | 第37-38页 |
3、更加强化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行政机关的主导作用 | 第38-39页 |
五、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模式的几点思考 | 第39-41页 |
(一) 将西部欠发达地区社区矫正制度进行总结固化 | 第39页 |
(二) 从制度层面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力和经费保障 | 第39-40页 |
(三) 有目的的发展社会化组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