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农户农机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5页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1 研究目标第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1 研究框架第12-13页
        1.3.2 技术路线图第13-14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14页
        1.4.2 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5-25页
    2.1 理论基础第15-20页
        2.1.1 相关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2 相关理论第16-20页
    2.2 文献综述第20-24页
        2.2.1 农业机械化现状研究综述第20-21页
        2.2.2 农户购机行为影响因素综述第21-24页
        2.2.3 农户模型应用方法综述第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及现状第25-31页
    3.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第25-26页
        3.1.1 创建起步阶段(1949-1980年)第25页
        3.1.2 体制转换阶段(1981-1995年)第25-26页
        3.1.3 市场引导阶段(1996-2003年)第26页
        3.1.4 依法促进阶段(2004年以来)第26页
    3.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第26-29页
        3.2.1 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大中型机械比例不断提高第26-27页
        3.2.2 机械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服务领域有所拓展第27-28页
        3.2.3 农机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加快第28页
        3.2.4 农机购置补贴力度逐年增加第28-29页
    3.3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制约因素第29-30页
        3.3.1 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受政策影响较大第29页
        3.3.2 农户收入水平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第29-30页
        3.3.3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第30页
        3.3.4 农户受教育程度制约农机机械化的发展第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农户农机购买意愿的实证研究第31-50页
    4.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第31-34页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1-32页
        4.1.2 样本选取与构成第32-34页
    4.2 描述性分析第34-40页
        4.2.1 单个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第34-40页
    4.3 模型简介第40-42页
    4.4 实证结果第42-49页
        4.4.1 模型设定第42-44页
        4.4.2 Logit模型回归结果第44-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0-53页
    5.1 研究结论第50-51页
        5.1.1 农业机械化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劳动力转移第50页
        5.1.2 农业收入的增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第50页
        5.1.3 土地细碎化经营方式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第50-51页
        5.1.4 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体系促进了农户农机的购置意愿第51页
        5.1.5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效应地区间差异显著第51页
    5.2 政策建议第51-53页
        5.2.1 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要求第51页
        5.2.2 优化土地经营规模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内容第51-52页
        5.2.3 增加农业收入水平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第52页
        5.2.4 坚持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保证第52页
        5.2.5 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专业组织和兼业农机户的比重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信用联社运营模式变革研究--基于镇海农信联社流程银行改造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现代物流与江苏产业发展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