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液晶简介 | 第13-21页 |
1.1.1 液晶 | 第13-14页 |
1.1.2 液晶的发展和研究 | 第14-15页 |
1.1.3 液晶的分类 | 第15-19页 |
1.1.4 液晶的织构 | 第19-21页 |
1.2 星型液晶 | 第21页 |
1.3 含氟液晶简介 | 第21-22页 |
1.3.1 含氟液晶的分类 | 第22页 |
1.3.2 含氟液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第22页 |
1.4 手性液晶 | 第22-24页 |
1.4.1 手性液晶的类型 | 第23-24页 |
1.4.2 手性液晶分子的表征 | 第24页 |
1.5 本论文的意义及特色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6-49页 |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理化性质 | 第26-32页 |
2.2 测试方法及仪器 | 第32页 |
2.3 液晶中间体及单体的合成路线 | 第32-36页 |
2.3.1 4-(10-十一烯酰氧基)苯甲酸(M_1)的合成路线 | 第32-33页 |
2.3.2 4'-(10-十一烯酰氧基)联苯-4-羧酸(M_2)的合成路线 | 第33页 |
2.3.3 4'-(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_3)的合成路线 | 第33页 |
2.3.4 6-(4-(4-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氧基-6氧己酸(M_4)的合成路线 | 第33-34页 |
2.3.5 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M_5)的合成路线 | 第34页 |
2.3.6 2-羟丙基4’-(4-(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4-羧酸酯(M_6)的合成路线 | 第34-35页 |
2.3.7 对三氟甲基苯甲酰氧基联苯羧酸异山梨醇单酯(M_7)的合成路线 | 第35页 |
2.3.8 4-烯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联苯羧酸胆甾醇酯(M_8)的合成路线 | 第35-36页 |
2.4 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6-39页 |
2.4.1 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DFJ系列的合成路线 | 第36-38页 |
2.4.2 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DFX系列的合成路线 | 第38-39页 |
2.5 不同手性基元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9-41页 |
2.5.1 1,2-丙二醇为手性基元的B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39-40页 |
2.5.2 异山梨醇为手性基元的Y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第40-41页 |
2.6 液晶中间体及单体的制备 | 第41-44页 |
2.6.1 液晶单体M_1的合成方法 | 第41页 |
2.6.2 液晶单体M_2的合成方法 | 第41-42页 |
2.6.3 液晶单体M_3的合成方法 | 第42页 |
2.6.4 液晶单体M_4的合成方法 | 第42-43页 |
2.6.5 液晶单体M_5的合成方法 | 第43页 |
2.6.6 液晶单体M_6的合成方法 | 第43-44页 |
2.6.7 液晶单体M_7的合成方法 | 第44页 |
2.6.8 液晶单体M_8的合成方法 | 第44页 |
2.7 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44-47页 |
2.7.1 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DFJ系列的合成方法 | 第44-46页 |
2.7.2 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DFX系列的合成方法 | 第46-47页 |
2.8 不同手性基元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47-49页 |
2.8.1 1,2-丙二醇为手性基元的B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47-48页 |
2.8.2 异山梨醇为手性基元的Y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48-49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9-124页 |
3.1 红外分析 | 第49-68页 |
3.1.1 中间体及单体的红外谱图分析 | 第49-56页 |
3.1.2 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 第56-63页 |
3.1.4 不同手性基元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红外图谱 | 第63-68页 |
3.2 单体及化合物的旋光性分析 | 第68-70页 |
3.2.1 物质的旋光性 | 第68页 |
3.2.2 单体的旋光性分析 | 第68-69页 |
3.2.3 四个系列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旋光性分析 | 第69-70页 |
3.3 液晶单体及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70-95页 |
3.3.1 单体M_1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70-72页 |
3.3.2 单体M_2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72-76页 |
3.3.3 单体M_3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76-80页 |
3.3.4 单体M_4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80-82页 |
3.3.5 单体M_5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82-86页 |
3.3.6 单体M_6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86-88页 |
3.3.7 单体M_7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88-90页 |
3.3.8 单体M_8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90-95页 |
3.4 1,2,4-丁三醇为手性基元的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95-110页 |
3.4.1 DFJ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95-101页 |
3.4.2 DFX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101-110页 |
3.5 不同手性基元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110-122页 |
3.5.1 1,2-丙二醇为手性基元的B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110-116页 |
3.5.2 异山梨醇为手性基元的Y系列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分析 | 第116-12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3.6.1 D系列多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的比较 | 第122页 |
3.6.2 B、Y系列的杂臂手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能的比较 | 第122-124页 |
第4章 结论 | 第124-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项目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