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电力系统概述 | 第10-12页 |
1.2 潮流算法研究的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3 智能电网简介 | 第14-16页 |
1.4 本文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传统潮流方法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 第18-34页 |
2.1 潮流计算数学模型 | 第18-25页 |
2.1.1 引言 | 第18-19页 |
2.1.2 节点网络方程式 | 第19-21页 |
2.1.3 节点功率方程及节点分类 | 第21-24页 |
2.1.4 潮流计算方程式 | 第24-25页 |
2.2 智能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研究 | 第25-29页 |
2.2.1 智能电网潮流计算方法选择标准分析 | 第25页 |
2.2.2 潮流计算方法对分布式发电接入适应性研究 | 第25-27页 |
2.2.3 潮流算法对智能电网拓扑结构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 第27-29页 |
2.3 智能电网潮流计算中的节点处理方法 | 第29-33页 |
2.4 智能电网潮流计算方法研究 | 第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牛顿法收敛性分析 | 第34-60页 |
3.1 引言 | 第34-36页 |
3.2 牛顿法计算潮流的数学原理 | 第36-38页 |
3.3 牛顿法计算潮流的数学模型 | 第38-41页 |
3.3.1 基于直角坐标系的牛顿法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3.3.2 基于极坐标系的牛顿法数学模型 | 第39-41页 |
3.4 牛顿法计算潮流方法的实现步骤 | 第41-42页 |
3.5 通辽地区环网潮流计算 | 第42-47页 |
3.6 初值的选取对牛顿法收敛性的影响 | 第47-53页 |
3.6.1 牛顿法对初值的敏感性 | 第47-51页 |
3.6.2 仿真结果和分析 | 第51-53页 |
3.7 牛顿类潮流计算方法初值选择定理 | 第53-57页 |
3.8 仿真分析及实际电网验证 | 第57-59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牛顿法收敛次数估计方法 | 第60-68页 |
4.1 潮流计算方法对电网线路R/X值敏感度分析 | 第60-63页 |
4.1.1 电网线路R/X值对牛顿法收敛性的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4.1.2 主流潮流计算方法对R/X值敏感度分析 | 第62-63页 |
4.2 牛顿类潮流计算的迭代次数估计 | 第63-67页 |
4.2.1 牛顿类潮流计算的迭代次数估计仿真实例 | 第65-66页 |
4.2.2 通辽电网潮流计算实例 | 第66-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基于NGA算法的智能电网潮流计算 | 第68-80页 |
5.1 引言 | 第68页 |
5.2 NGA算法中优化初值部分的数学模型 | 第68-70页 |
5.3 NGA算法总流程 | 第70-71页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1-73页 |
5.5 通辽地区智能电网潮流计算 | 第73-7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第80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