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狱人保护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出狱人保护工作概述 | 第10-18页 |
一、出狱人保护的含义与内容 | 第10-11页 |
(一)出狱人保护的含义 | 第10页 |
(二)出狱人保护的方法与内容 | 第10-11页 |
二、出狱人保护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一)对出狱人进行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11-12页 |
(二)出狱人保护工作的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三、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一)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域外发展历史 | 第13-14页 |
(二)出狱人保护制度的域内沿革 | 第14-15页 |
四、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的现实基础 | 第15-18页 |
(一)经济基础 | 第15页 |
(二)政治基础 | 第15-16页 |
(三)法制基础 | 第16-17页 |
(四)社会基础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目前面临的困境 | 第18-27页 |
一、释前保护薄弱增加出狱人保护工作的难度 | 第18-20页 |
(一)刑罚执行目的与原则的偏离 | 第18-19页 |
(二)监狱改造功能的异化 | 第19-20页 |
二、前科制度影响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实效 | 第20-23页 |
(一)前科制度及其法律体现 | 第20-21页 |
(二)前科制度的正当性缺失 | 第21-22页 |
(三)前科制度对出狱人保护工作的不良影响 | 第22-23页 |
三、立法缺失导致出狱人保护工作乏力 | 第23-25页 |
(一)法律规定过于原则 | 第23页 |
(二)立法严重缺乏 | 第23-24页 |
(三)未明确出狱人保护的责任主体与参与力量 | 第24-25页 |
四、社会歧视观念阻碍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展开 | 第25-27页 |
(一)就业歧视 | 第25-26页 |
(二)人际关系中断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加强和完善我国出狱人保护工作的具体构想 | 第27-35页 |
一、做好刑释前准备工作,为出狱人回归社会做好铺垫 | 第27-28页 |
(一)加强职业技能技术培训 | 第27-28页 |
(二)做好心理矫治辅导 | 第28页 |
(三)健全罪犯劳动报酬制度 | 第28页 |
二、建立前科消灭制度,鼓励出狱人新生 | 第28-30页 |
(一)前科消灭前的时间考验 | 第29页 |
(二)前科消灭注重个人表现 | 第29-30页 |
(三)前科消灭须逐步推行 | 第30页 |
三、完善立法,让出狱人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 第30-33页 |
(一)丰富对出狱人保护的方式 | 第31页 |
(二)明确出狱人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与参与力量 | 第31-32页 |
(三)明确出狱人的权利与救济途径 | 第32页 |
(四)《出狱人保护法》具体内容的设想 | 第32-33页 |
四、宣传刑罚理论与平等观念,减少和消除社会歧视 | 第33-35页 |
结束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