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肝CSC与曲格列酮细胞毒性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1.1.1 肝CSC | 第10-11页 |
1.1.2 肝CSC的获取 | 第11-13页 |
1.1.3 肝CSC的鉴定 | 第13-14页 |
1.2 曲格列酮对肿瘤的增殖毒性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CD133肝癌干细胞的获取与证实 | 第17-43页 |
2.1 前言 | 第17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7-23页 |
2.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7-18页 |
2.2.2 主要药物与试剂 | 第18-20页 |
2.2.3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0-23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3-32页 |
2.3.0 实验细胞复苏与冻存 | 第23-24页 |
2.3.1 肝癌干细胞分选 | 第24页 |
2.3.2 流式细胞仪分析肝癌细胞分选前后CD133表达 | 第24-25页 |
2.3.3 Western blot检测肝癌干细胞内干细胞相关蛋白 | 第25-26页 |
2.3.4 MTT测定肝癌干细胞耐药 | 第26-27页 |
2.3.5 肝癌干细胞悬浮球形成实验 | 第27页 |
2.3.6 肝癌干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 第27-28页 |
2.3.7 Transwell迁移与侵袭实验 | 第28页 |
2.3.8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 第28-29页 |
2.3.9 肿瘤形成能力实验 | 第29页 |
2.3.10 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与HE染色实验 | 第29-32页 |
2.3.11 统计学分析 | 第32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32-40页 |
2.4.1 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细胞CSC中CD133标志物 | 第32-33页 |
2.4.2 Western蛋白印记检测干细胞相关蛋白 | 第33-34页 |
2.4.3 CD133肝癌干细胞肿瘤微球形成能力 | 第34-35页 |
2.4.4 CD133型肝CSC平板克隆形成能力 | 第35-36页 |
2.4.5 肝癌干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 | 第36页 |
2.4.6 CD133肝癌干细胞的细胞周期和耐药能力 | 第36-38页 |
2.4.7 CD133标记肝CSC在裸鼠体内致瘤性 | 第38-39页 |
2.4.8 免疫组化和HE染色 | 第39-40页 |
2.5 讨论 | 第40-43页 |
第三章 曲格列酮对HepG2与其CD133+ CSC的细胞毒性 | 第43-62页 |
3.1 前言 | 第43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43-45页 |
3.2.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44页 |
3.2.2 主要药物与试剂 | 第44-45页 |
3.2.3 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45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5-52页 |
3.3.1 CCK8检测Tro对两种细胞增殖毒性 | 第45-46页 |
3.3.2 肝生化功能检测 | 第46页 |
3.3.3 Tro对LDH细胞毒性检测 | 第46-47页 |
3.3.4 CYP450酶的活性荧光定量检测 | 第47-49页 |
3.3.5 ROS水平释放检测 | 第49-50页 |
3.3.6 细胞周期差异检测 | 第50-51页 |
3.3.7 细胞凋亡检测 | 第51-52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52-59页 |
3.4.1 CCK8测定Tro对肝CSC的细胞毒性 | 第52页 |
3.4.2 Tro细胞毒性对培养上清的酶学影响 | 第52-53页 |
3.4.3 Tro对LDH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4 Tro对细胞的CYP450的影响 | 第54-55页 |
3.4.5 细胞ROS水平的影响 | 第55页 |
3.4.6 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55-57页 |
3.4.7 细胞凋亡影响 | 第57-59页 |
3.5 讨论 | 第59-6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2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