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盛期泸沽湖流域植被与气候变化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末次冰盛期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1.2.1 年代学研究 | 第12页 |
| 1.2.2 气候和环境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 1.3.2 拟解决科学问题 | 第15-16页 |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7-23页 |
| 2.1 地理位置 | 第17-18页 |
| 2.2 地质和地貌概况 | 第18页 |
| 2.3 气候条件 | 第18-20页 |
| 2.4 水文概况 | 第20页 |
| 2.5 植被概况 | 第20-23页 |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4页 |
| 3.1 样品采集 | 第23-24页 |
| 3.2 孢粉样品分析方法 | 第24-26页 |
| 3.2.1 孢粉提取技术 | 第24-26页 |
| 3.2.2 孢粉鉴定 | 第26页 |
| 3.3 孢粉和炭屑数据处理 | 第26-28页 |
| 3.3.1 孢粉百分比含量计算 | 第26-27页 |
| 3.3.2 炭屑浓度和沉积通量的计算 | 第27-28页 |
| 3.3.3 孢粉和炭屑图谱的绘制和聚类分带 | 第28页 |
| 3.3.4 主成分分析 | 第28页 |
| 3.4 碳酸盐和TOC的测定 | 第28-30页 |
| 3.4.1 碳酸盐的测定 | 第28-29页 |
| 3.4.2 总有机碳的测定 | 第29-30页 |
| 3.5 年代测定和建立岩芯年代序列 | 第30-34页 |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46页 |
| 4.1 湖区常见植物生态特征及指示意义 | 第34-36页 |
| 4.1.1 裸子植物 | 第34-35页 |
| 4.1.2 被子植物 | 第35-36页 |
| 4.2 孢粉分析结果 | 第36-39页 |
| 4.3 PCA分析结果 | 第39-40页 |
| 4.4 炭屑分析结果 | 第40-43页 |
| 4.5 TOC和碳酸盐分析结果 | 第43-44页 |
| 4.6 古植被与古气候恢复 | 第44-46页 |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6-50页 |
| 第6章 问题与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完成的工作 | 第56-57页 |
| 图版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