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人设”迷群的符号消费与身份认同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22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1-20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第一章 “人设”符号建构的媒介景观第22-36页
    第一节 从二次元到三次元:“人设”符号的流变第22-27页
        一、萌要素:二次元角色的“人设”第23-24页
        二、情感消费:三次元明星的“人设”第24-26页
        三、饭圈式萌化:“人设”的普泛化使用第26-27页
    第二节 文娱产业的“人设”营销景观第27-32页
        一、“人设”支撑的养成类偶像第28-30页
        二、“人设”赋能的虚拟偶像第30-32页
    第三节 网络用户的“人设”社交景观第32-36页
        一、作为虚拟赛博人格的“人设”第33-34页
        二、作为演绎社交身份的“人设”第34-36页
第二章 “人设”迷群符号消费的基本态势第36-47页
    第一节 “人设”消费与“人设”迷群第36-43页
        一、青少年“人设”消费的社会语境第36-38页
        二、Cosplay、同人与语C:“人设”消费的演进第38-41页
        三、文本盗猎:“人设”迷群的形成第41-43页
    第二节 “人设”迷群符号消费中的幻想与演绎第43-47页
        一、真情实感的互动仪式第43-44页
        二、规避训导的想象空间第44-45页
        三、圈地自萌的符号狂欢第45-47页
第三章 “人设”迷群符号消费中的身份认同第47-59页
    第一节 “人设”迷群的集结与区隔第47-49页
        一、“人设”迷群的自组织机制第47-48页
        二、“人设”消费形成身份区隔第48-49页
    第二节 “人设”迷群符号消费中的自我认同第49-53页
        一、意义的颠覆与自由书写第50-51页
        二、符号演绎完善自我认同第51-52页
        三、“人设”之下的身份焦虑第52-53页
    第三节 “人设”迷群符号消费中的群体认同第53-59页
        一、文化资本展现迷群风格第54-55页
        二、参与式创作建构群体认同第55-56页
        三、模因复制凝聚集体记忆第56-59页
第四章 “人设”符号消费的文化表征与社会意义第59-69页
    第一节 消费逻辑转向驱动青年亚文化转向第59-63页
        一、从“文本”消费到“人设”消费第59-61页
        二、文化出路:从“守圈”到“出圈”第61-62页
        三、文化风格:从“强抵抗”到“弱抵抗”第62-63页
    第二节 官媒“人设”实践探索青少年社会参与新途径第63-69页
        一、央视新科动漫的“人设”实践第64-65页
        二、共青团中央的“人设”实践第65-66页
        三、“祖国人设”:青少年社会参与的新途径第66-69页
结语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致谢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灯光和投影的数字景观建模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视觉可用性的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