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城市化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2.2 城市化对城市河流水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2.3 城市河流健康管理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第21-23页 |
2 贵阳市城市化进程分析 | 第23-33页 |
2.1 城市化进程的表现 | 第23-28页 |
2.1.1 人口城市化 | 第23-24页 |
2.1.2 经济城市化 | 第24-26页 |
2.1.3 社会城市化 | 第26-27页 |
2.1.4 空间城市化 | 第27-28页 |
2.2 城市发展历程 | 第28-33页 |
3 南明河水质现状及问题诊断 | 第33-49页 |
3.1 南明河水系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3.2 方法与资料来源 | 第35-37页 |
3.2.1 方法 | 第35-36页 |
3.2.2 资料来源 | 第36-37页 |
3.3 南明河水环境质量现状 | 第37-43页 |
3.4 南明河流域治理情况 | 第43-44页 |
3.5 南明河水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4-49页 |
4 南明河对贵阳城市化的水质响应 | 第49-63页 |
4.1 模型的选择 | 第50-54页 |
4.1.1 邓氏关联度 | 第50-52页 |
4.1.2 绝对关联度 | 第52-53页 |
4.1.3 T型关联度 | 第53页 |
4.1.4 斜率关联度 | 第53-54页 |
4.1.5 B型关联度 | 第54页 |
4.2 系统的建立与指标的选择 | 第54-57页 |
4.3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第57页 |
4.3.1 数据来源 | 第57页 |
4.3.2 数据预处理 | 第57页 |
4.4 基于MATLAB的灰色关联度程序设计 | 第57-58页 |
4.5 关联度分析 | 第58-61页 |
4.5.1 上游花溪河段水质指标与城市化指标的关联度分析 | 第58-60页 |
4.5.2 下游新庄河段水质指标与城市化指标的关联度分析 | 第60-61页 |
4.6 南明河对贵阳城市化水质响应分析 | 第61-63页 |
5 南明河生态修复措施 | 第63-69页 |
5.1 南明河生态修复思路 | 第63页 |
5.2 规划途径 | 第63-64页 |
5.2.1 城市总体规划 | 第64页 |
5.2.2 专项规划 | 第64页 |
5.2.3 生态敏感区的划分 | 第64页 |
5.3 南明河生态修复措施 | 第64-69页 |
5.3.1 丰富南明河河道形态 | 第65页 |
5.3.2 修复南明河河床断面 | 第65页 |
5.3.3 建立南明河河岸缓冲带生态系统 | 第65-66页 |
5.3.4 建立互补型植物群落生态系统 | 第66页 |
5.3.5 生态-生物技术 | 第66-69页 |
6 南明河水系健康管理建设 | 第69-73页 |
6.1 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 第69页 |
6.2 健全管理机构 | 第69页 |
6.3 全面推行“河长制” | 第69-70页 |
6.4 健全城市水系健康管理法律法规和细化奖惩制度 | 第70-71页 |
6.5 公众参与生态水系管理 | 第71页 |
6.6 生态水系数字化管理 | 第71-73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7.1 结论 | 第73-75页 |
7.2 展望 | 第75-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