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恩格斯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缘起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页
        1.3.2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1.4 相关概念界定第17-19页
2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恩格斯生态思想概述第19-26页
    2.1 马克思生态思想第19-23页
        2.1.1 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第19-20页
        2.1.2 人与自然实践联系的社会观第20-21页
        2.1.3 人与自然可持续的发展观第21-23页
    2.2 恩格斯生态思想第23-26页
        2.2.1 自然界内部的矛盾运动第23-24页
        2.2.2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第24-25页
        2.2.3 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第25-26页
3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异同第26-39页
    3.1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一致性第26-32页
        3.1.1 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相同第26-28页
        3.1.2 核心内容高度一致第28-30页
        3.1.3 生态思想的基本特点相同第30-32页
    3.2 马克思生态思想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差异性第32-39页
        3.2.1 家庭背景与社会经历不同第32-33页
        3.2.2 生态思想演进历程不同步第33-37页
        3.2.3 阐释视角与侧重点不同第37页
        3.2.4 阐释生态思想所立足的人类文明时期不同第37-39页
4 马克思、恩格斯二人生态思想比较的当代价值第39-46页
    4.1 理论价值: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第39-41页
        4.1.1 深化了马克思生态思想与恩格斯生态思想第39-40页
        4.1.2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第40-41页
    4.2 实践价值: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方法指导第41-46页
        4.2.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走社会主义道路第41-43页
        4.2.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多种措施有机统一第43-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党建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