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3-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概述第15-26页
    2.1 食品安全信息概述第15-16页
        2.1.1 食品安全信息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2.1.2 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主体第16页
    2.2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第16-18页
        2.2.1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概述第16-17页
        2.2.2 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的重要性第17-18页
    2.3 从经济学视角分析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第18-21页
        2.3.1 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第18-19页
        2.3.2 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第19-21页
    2.4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法学分析第21-25页
        2.4.1 消费者知情权的保障第21-23页
        2.4.2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第23-24页
        2.4.3 民事附随义务的要求第24-25页
        2.4.4 政府监管责任的体现第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美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分析第26-32页
    3.1 美国食品信息披露制度概况第26-29页
        3.1.1 美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第26-27页
        3.1.2 美国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第27页
        3.1.3 美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方式及内容第27页
        3.1.4 美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途径第27-28页
        3.1.5 美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救济制度第28-29页
    3.2 中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分析第29-31页
        3.2.1 披露依据操作性比较第29页
        3.2.2 主动执行信息公开力度比较第29-30页
        3.2.3 信息披露途径比较第30页
        3.2.4 信息披露的救济方式比较第30-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第32-41页
    4.1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法律规范分析第32-34页
        4.1.1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途径过于分散第32-33页
        4.1.2 食品安全披露内容过于笼统第33页
        4.1.3 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落后第33-34页
    4.2 食品企业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第34-36页
        4.2.1 食品标签信息披露不规范第34-35页
        4.2.2 食品溯源信息披露不充分第35-36页
    4.3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缺乏法律支持第36-40页
        4.3.1 公民获取信息缺乏法律依据第36-37页
        4.3.2 公民隐私与商业秘密缺乏保护第37-38页
        4.3.3 不实披露法律救济手段薄弱第38-39页
        4.3.4 政府信息披露责任追究机制缺失第39-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制度法律建议第41-51页
    5.1 加强信息披露的立法建设第41-44页
        5.1.1 明确信息披露的标准第41页
        5.1.2 拓宽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第41-42页
        5.1.3 加强处罚力度第42页
        5.1.4 引入监督机制第42-43页
        5.1.5 关于“商业秘密”界定的问题第43页
        5.1.6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救济第43-44页
    5.2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与职责的完善第44-46页
        5.2.1 采用中央直属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第44-45页
        5.2.2 明确监管部门职责第45-46页
    5.3 加强食品信息采集能力第46-47页
        5.3.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第46-47页
        5.3.2 加强对食品安全检测的覆盖范围第47页
        5.3.3 加强与国际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合作第47页
    5.4 实施食品可追溯制度第47-49页
        5.4.1 完善食品安全信息记录制度第47-48页
        5.4.2 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第48-49页
    5.5 扩充食品标签披露的内容第49-50页
        5.5.1 加强警示标签的使用第49页
        5.5.2 强化营养标签的作用第49-50页
    5.6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众参与立法机制研究
下一篇:有机食品监管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