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单点登录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单点登录标准的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单点登录解决方案的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第2章 单点登录以及相关实现技术研究 | 第17-27页 |
2.1 单点登录 | 第17-19页 |
2.1.1 单点登录概述 | 第17页 |
2.1.2 单点登录常见实现方式 | 第17-19页 |
2.2 Session技术 | 第19-20页 |
2.2.1 Session的概念及机制 | 第19-20页 |
2.2.2 Session共享 | 第20页 |
2.3 XML技术 | 第20-23页 |
2.3.1 XML概述 | 第20-21页 |
2.3.2 XML安全 | 第21-23页 |
2.4 SOAP技术 | 第23-24页 |
2.4.1 SOAP简介 | 第23页 |
2.4.2 SOAP消息的传输 | 第23-24页 |
2.5 LDAP目录服务 | 第24-26页 |
2.5.1 LDAP概述 | 第24-25页 |
2.5.2 LDAP的目录结构 | 第25-26页 |
2.5.3 LDAP协议框架模型 | 第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动态信任域的单点登录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第27-49页 |
3.1 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系统的研究 | 第27-32页 |
3.1.1 SAML概述 | 第27-28页 |
3.1.2 SAML规范 | 第28-29页 |
3.1.3 基于SAML单点登录系统的两种实现模型的研究 | 第29-32页 |
3.1.3.1 基于Browser/Post的单点登录模型 | 第29-30页 |
3.1.3.2 基于Browser/Artifact的单点登录模型 | 第30-31页 |
3.1.3.3 两种单点登录模型的对比 | 第31-32页 |
3.1.4 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3.2 基于动态信任域的单点登录系统的研究 | 第32-34页 |
3.2.1 相关定义的提出 | 第33页 |
3.2.2 系统功能概述 | 第33-34页 |
3.3 基于动态信任域的单点登录系统设计 | 第34-47页 |
3.3.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4-35页 |
3.3.2 门户访问控制中心的设计 | 第35-39页 |
3.3.2.1 动态信任域的结构设计 | 第36-38页 |
3.3.2.2 动态信任域的管理算法 | 第38-39页 |
3.3.3 认证中心的设计 | 第39-43页 |
3.3.3.1 认证中心提供认证服务的详细流程 | 第40-41页 |
3.3.3.2 用户身份映射关系的建立及撤销设计 | 第41-43页 |
3.3.4 统一用户信息目录管理的设计 | 第43页 |
3.3.5 用户的访问流程 | 第43-44页 |
3.3.6 LDAP组织和管理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基于动态信任域的单点登录系统的实现 | 第49-67页 |
4.1 开发背景 | 第49-50页 |
4.2 开发环境 | 第50页 |
4.3 基于动态信任域的单点登录模型的实现 | 第50-61页 |
4.3.1 门户访问控制中心的实现 | 第50-54页 |
4.3.2 SAML认证中心的实现 | 第54-58页 |
4.3.3 OpenLDAP的配置 | 第58-61页 |
4.4 性能评估 | 第61-65页 |
4.4.1 基于动态信任域的SSO系统与基于SAML的SSO系统的比较 | 第62页 |
4.4.2 动态信任域存储空间对认证负载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3 系统集成的应用服务种类对认证负载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4 不同数量的用户访问模式下认证负载的比较 | 第64-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