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省前后西康地方势力的纷争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24页 |
一、选题来源、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9-12页 |
(一)选题来源 | 第9页 |
(二)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三)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一)西康建省研究 | 第12-14页 |
(二)治康政策研究 | 第14-15页 |
(三)康藏纠纷研究 | 第15-16页 |
(四)西康地方势力研究 | 第16-20页 |
三、研究理论、学术构想与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一)研究理论 | 第20-21页 |
(二)学术构想与思路 | 第21页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页 |
四、难点和创新点 | 第21-22页 |
(一)难点 | 第21-22页 |
(二)创新点 | 第22页 |
五、论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一)西康地方势力 | 第22页 |
(二)康巴精英 | 第22页 |
(三)空间概念 | 第22-24页 |
第一章 西康建省中地方势力的演变 | 第24-42页 |
一、几经波折的西康建省 | 第24-29页 |
二、刘文辉统治西康 | 第29-32页 |
三、西康本土势力 | 第32-42页 |
(一)康巴精英 | 第32-35页 |
(二)西康藏传佛教寺庙喇嘛 | 第35-37页 |
(三)西康土司 | 第37-42页 |
第二章 西康地方势力的纷争:以五大事件为中心 | 第42-59页 |
一、绰斯甲归属之争 | 第42-45页 |
二、大白事件 | 第45-47页 |
三、格桑泽仁事件 | 第47-52页 |
四、诺那事件 | 第52-54页 |
五、甘孜事件 | 第54-59页 |
第三章 西康建省后地方势力的变化 | 第59-72页 |
一、西康省成立 | 第59-61页 |
二、刘文辉对西康省的治理 | 第61-66页 |
三、西康省地方势力的博弈 | 第66-72页 |
(一)普雄事件 | 第66-68页 |
(二)雅属事件 | 第68-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 第80-81页 |
后记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