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文化特质及其在植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1.2.1 目的 | 第9页 |
1.2.2 意义 | 第9页 |
1.3 研究范畴与主要问题 | 第9-11页 |
1.3.1 研究范畴 | 第9-10页 |
1.3.2 主要问题 | 第10-11页 |
1.4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1.4.1 多学科差异性发展,园林中关注度丰富 | 第11-14页 |
1.4.2 多角度互补性研究,总述型、专述型兼具 | 第14-16页 |
1.4.3 小结 | 第16页 |
1.5 国外研究动向 | 第16-18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6.1 文献阅读法 | 第18页 |
1.6.2 推理演绎法 | 第18页 |
1.6.3 实地调研法 | 第18-19页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植物文化特质概述 | 第20-35页 |
2.1 植物文化特质的定义 | 第20页 |
2.2 植物文化特质的特征 | 第20-29页 |
2.2.1 广泛性 | 第20-26页 |
2.2.2 差异性 | 第26-27页 |
2.2.3 趋同性 | 第27-28页 |
2.2.4 发展性 | 第28-29页 |
2.3 植物文化特质的生成过程 | 第29-30页 |
2.4 植物文化特质的认知方式 | 第30-33页 |
2.4.1 间接习得 | 第30页 |
2.4.2 直接感知 | 第30-33页 |
2.5 小结 | 第33-35页 |
3 植物文化特质的影响因素与类型 | 第35-53页 |
3.1 植物文化特质的影响因素 | 第35-44页 |
3.1.1 地脉因素 | 第35-40页 |
3.1.2 文脉因素 | 第40-44页 |
3.2 植物文化特质的类型 | 第44-52页 |
3.2.1 巧寓时令类 | 第44-46页 |
3.2.2 民风习俗类 | 第46-49页 |
3.2.3 传说典故类 | 第49-50页 |
3.2.4 比德审美类 | 第50-52页 |
3.3 小结 | 第52-53页 |
4 植物文化特质与植景意境营造 | 第53-70页 |
4.1 植景创作及审美过程中的意境营造 | 第53-54页 |
4.2 植景文化特质构建 | 第54-69页 |
4.2.1 巧借时令 | 第55-61页 |
4.2.2 因循风俗 | 第61-63页 |
4.2.3 借故托典 | 第63-66页 |
4.2.4 比拟象征 | 第66-69页 |
4.3 小结 | 第69-70页 |
5 结语 | 第70-7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0-73页 |
5.2 研究局限 | 第73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图表目录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