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氯气 | 第12-17页 |
1.2.1 氯气的基本性质 | 第12页 |
1.2.2 氯气的制取 | 第12-15页 |
1.2.3 氯气的主要应用 | 第15-16页 |
1.2.4 氯气的危害 | 第16-17页 |
1.3 负载型钯催化剂概述 | 第17-26页 |
1.3.1 钯催化剂的理化性质 | 第17-18页 |
1.3.2 钯催化剂的主要应用 | 第18-20页 |
1.3.3 常见的钯催化剂类型 | 第20-23页 |
1.3.4 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3-26页 |
1.4 实验思路与进展 | 第26-31页 |
1.4.1 尾氯脱氢反应机理 | 第26-27页 |
1.4.2 尾氯脱氢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4.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页 |
1.4.4 创新点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41页 |
2.1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1页 |
2.2 实验试剂和原料 | 第31-3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2-41页 |
2.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34页 |
2.3.2 催化剂的评价装置 | 第34-37页 |
2.3.3 脱氢实验的操作步骤 | 第37-38页 |
2.3.4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8-39页 |
2.3.5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 第39-41页 |
第三章 SiO_2负载型钯催化剂的尾氯脱氢性能的研究 | 第41-57页 |
3.1 钯负载量对Pd/SiO_2催化脱氢效果的影响 | 第41-43页 |
3.2 热处理对Pd/SiO_2催化脱氢效果的影响 | 第43-46页 |
3.2.1 不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脱氢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2 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脱氢效果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 脱氢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6-49页 |
3.3.1 反应温度对Pd/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2 反应气体积空速对Pd/SiO_2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 催化剂负钯前后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 第49-50页 |
3.5 SiO_2负载型钯催化剂的XRD图谱分析 | 第50-53页 |
3.5.1 不同钯负载含量Pd/SiO_2的XRD图谱 | 第50-51页 |
3.5.2 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Pd/SiO_2的XRD图谱 | 第51-52页 |
3.5.3 不同状态下Pd/SiO_2催化剂的XRD图谱 | 第52-53页 |
3.6 SiO_2负载型钯催化剂的XPS图谱分析 | 第53-54页 |
3.7 SiO_2负载型钯催化剂的FT-IR图谱分析 | 第54-55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Al_2O_3负载型钯催化剂的尾氯脱氢性能的研究 | 第57-73页 |
4.1 钯负载量对Pd/Al_2O_3催化脱氢效果的影响 | 第57-59页 |
4.2 热处理对Pd/Al_2O_3催化脱氢效果的影响 | 第59-61页 |
4.2.1 不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脱氢效果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2 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脱氢效果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脱氢反应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61-64页 |
4.3.1 反应温度对Pd/Al_2O_3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4.3.2 反应气体积空速对Pd/Al_2O_3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 催化剂负钯前后氮气吸附-脱附测试 | 第64-66页 |
4.5 Al_2O_3负载型钯催化剂的XRD图谱分析 | 第66-69页 |
4.5.1 不同钯负载含量Pd/Al_2O_3的XRD图谱 | 第66-67页 |
4.5.2 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Pd/SiO_2的XRD图谱 | 第67-68页 |
4.5.3 不同状态下Pd/Al_2O_3催化剂的XRD图谱 | 第68-69页 |
4.6 Al_2O_3负载型钯催化剂的XPS图谱分析 | 第69-70页 |
4.7 Al_2O_3负载型钯催化剂的FT-IR图谱分析 | 第70-71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3-75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