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Fe-Mn/ZSM-5/CC整体式催化剂结构及NO_x催化还原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1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柴油机尾气的特点第11-12页
    1.3 氮氧化物(NO_x)的产生与危害第12-13页
        1.3.1 氮氧化物(NO_x)的产生第12页
        1.3.2 氮氧化物(NO_x)的危害第12-13页
    1.4 柴油机尾气净化技术第13-17页
        1.4.1 柴油发动机改进技术第13页
        1.4.2 燃料改进技术第13-14页
        1.4.3 柴油机尾气后处理技术第14-17页
    1.5 蜂窝状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第17-28页
        1.5.1 蜂窝状催化剂研究与应用概述第17-18页
        1.5.2 蜂窝状催化剂的载体第18-19页
        1.5.3 涂层第19-20页
        1.5.4 活性组分的选择第20-27页
        1.5.5 制备方法的选择第27-28页
    1.6 论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28-31页
        1.6.1 论文研究思路第28-29页
        1.6.2 主要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1-39页
    2.1 实验仪器及化学试剂第31-32页
        2.1.1 实验仪器第31-32页
        2.1.2 化学试剂第32页
    2.2 整体式蜂窝状催化剂的制备第32-35页
        2.2.1 粉体催化剂Fe-Mn/ZSM-5的制备第33页
        2.2.2 蜂窝状催化剂的制备第33-35页
    2.3 催化剂涂覆效果评价第35页
    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35-36页
    2.5 催化剂的表征第36-39页
        2.5.1 XRD测试第36页
        2.5.2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测试第36-37页
        2.5.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7-39页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对整体式催化剂制备及性能的影响第39-49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整体式催化剂负载效果的影响第39-41页
        3.2.1 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涂覆效果第39-40页
        3.2.2 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备的整体式催化剂的活性第40-41页
    3.3 PEG含量对整体式催化剂负载效果的影响第41-42页
        3.3.1 不同PEG含量对涂覆率的影响第41页
        3.3.2 不同含量的PEG制备的整体式催化剂脱硝活性第41-42页
    3.4 XRD表征结果第42-44页
    3.5 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试第44-45页
    3.6 整体式催化剂的表面形貌第45-46页
    3.7 本章总结第46-49页
第四章 整体式催化剂制备过程的优化第49-59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堇青石的预处理对涂覆率的影响第49-51页
        4.2.1 预处理过程中堇青石的损失率第49页
        4.2.2 不同溶液处理后堇青石的涂覆率和脱落率第49-50页
        4.2.3 不同溶液处理后堇青石的催化活性第50-51页
        4.2.4 不同溶液处理后的SEM第51页
    4.3 温度和时间对涂覆率的影响第51-53页
        4.3.1 涂覆温度对整体式催化剂涂覆率的影响第51-52页
        4.3.2 不同涂覆时间对整体式催化剂涂覆率的影响第52-53页
    4.4 涂覆次数对涂覆率的影响第53-54页
    4.5 焙烧升温速度对整体式催化剂的影响第54-56页
        4.5.1 焙烧升温速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54页
        4.5.2 不同焙烧升温速度所制样品的孔结构参数第54-55页
        4.5.3 不同焙烧升温速度所制样品的孔分布第55-56页
    4.6 不同空速下的整体式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第56-57页
    4.7 本章总结第57-59页
第五章 制备方法对Mn-Fe/ZSM-5整体式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性能的影响第59-67页
    5.1 引言第59页
    5.2 不同制备方法对活性组分涂覆效果的影响第59-60页
    5.3 不同制备方法对整体式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第60页
    5.4 不同方法制备的整体式催化剂XRD结果第60-61页
    5.5 比表面积及孔分布测试第61-64页
        5.5.1 样品的孔结构参数第61-62页
        5.5.2 不同制备方法的孔径分布曲线第62-63页
        5.5.3 吸附-脱附等温线第63-64页
    5.6 不同制备方法所制样品的表面形貌第64-65页
    5.7 本章总结第65-67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第67-69页
    6.1 全文总结第67-68页
    6.2 建议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致谢第77-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e对Mn/TiO2/堇青石整体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催化剂的改性
下一篇:负载型钯催化剂的低温尾氯催化脱氢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