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巷道压力论文

高湿度环境下软岩巷道时效性破坏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水对软岩强度特性的影响第14-16页
        1.2.2 水对软岩蠕变特性的影响第16-18页
        1.2.3 研究现状小结第18页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8-21页
        1.3.1 课题来源第18-19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软岩及其流变理论第21-30页
    2.1 软岩的概念和定义第21页
    2.2 软岩的工程力学性质第21-22页
    2.3 软岩的蠕变理论第22-30页
        2.3.1 蠕变曲线第22-24页
        2.3.2 蠕变模型第24-30页
3 不同含水状态下软岩变参数蠕变损伤模型研究第30-39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含水状态下蠕变损伤模型第30-33页
        3.2.1 试验结果第30-31页
        3.2.2 基于西原模型的蠕变损伤模型第31-33页
    3.3 参数分析及模型验证第33-36页
    3.4 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特性的讨论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湿度场下矩形巷道围岩时效性破坏的数值研究第39-50页
    4.1 引言第39页
    4.2 湿度-应力-损伤耦合模型第39-41页
    4.3 数值模型第41-43页
    4.4 结果分析第43-48页
        4.4.1 煤巷围岩的破坏分析第43-46页
        4.4.2 煤-岩巷道的围岩破坏分析第46-48页
    4.5 结论第48-50页
5 高湿度环境下巷道底鼓的数值模拟第50-62页
    5.1 引言第50-51页
    5.2 膨胀试验第51-57页
        5.2.1 自由膨胀试验第52-54页
        5.2.2 侧限条件下的轴向自由膨胀试验第54-57页
    5.3 数值模拟第57-61页
        5.3.1 数值模型第57-58页
        5.3.2 结果分析第58-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6 高湿度环境下围岩松动圈形成机理的探讨第62-68页
    6.1 引言第62-63页
    6.2 数值模型第63-64页
    6.3 模拟结果及分析第64-67页
    6.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7.1 结论第68-69页
    7.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5-76页
致谢第76-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埋岩体隧洞滞后型岩爆特征及其时效变形诱发机理研究
下一篇:裂隙岩体渗透特性尺寸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