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4页 |
1.1.1 光通信发展概述 | 第10-12页 |
1.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 路由与波长分配(RWA)问题 | 第14-16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智能光网络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 | 第17-31页 |
2.1 智能光网络 | 第17-22页 |
2.1.1 ASON 的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2.1.2 ASON 网络的特点 | 第19-20页 |
2.1.3 ASON 应用现状与标准化 | 第20-22页 |
2.2 智能光网络的路由问题 | 第22-25页 |
2.2.1 ASON 的路由概述 | 第22-24页 |
2.2.2 ASON 路由技术的特点 | 第24-25页 |
2.3 光网络中的 RWA 问题 | 第25-30页 |
2.3.1 路由选择算法 | 第26-27页 |
2.3.2 波长分配算法 | 第27-28页 |
2.3.3 RWA 问题的考虑因素 | 第28-30页 |
2.3.4 RWA 的附加问题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动态 RWA 算法 | 第31-40页 |
3.1 蚁群优化算法 | 第31-34页 |
3.1.1 蚁群优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3.1.2 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3.1.3 蚁群算法的特点和应用 | 第34页 |
3.2 基于改进蚁群优化算法的 IS-DRWA 算法 | 第34-39页 |
3.2.1 改进算法基本思想 | 第34-37页 |
3.2.2 改进算法在 RWA 问题中的运用 | 第37-38页 |
3.2.3 IS-DRWA 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网络仿真平台搭建 | 第40-51页 |
4.1 仿真网络拓扑 | 第40-44页 |
4.2 仿真平台搭建 | 第44-50页 |
4.2.1 仿真输入输出参数说明 | 第44页 |
4.2.2 网络参数设置和蚂蚁类定义 | 第44-45页 |
4.2.3 节点选择机制 | 第45-46页 |
4.2.4 局部信息素更新模块 | 第46-47页 |
4.2.5 全局信息素更新模块 | 第47页 |
4.2.6 业务产生模块 | 第47-48页 |
4.2.7 最短路径模块 | 第48-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仿真结果和性能分析 | 第51-62页 |
5.1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第52-57页 |
5.1.1 网络阻塞率性能分析 | 第52-55页 |
5.1.2 网络资源利用率性能分析 | 第55-57页 |
5.2 不同网络环境改善量分析 | 第57-61页 |
5.2.1 阻塞率改善量性能分析 | 第57-59页 |
5.2.2 资源利用率改善量分析 | 第59-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62页 |
6.2 对未来工作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