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第8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 第10-11页 |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 第11-12页 |
第2章 国债期货概述 | 第12-15页 |
2.1 国债期货概念 | 第12页 |
2.2 国债期货功能 | 第12-15页 |
2.2.1 规避风险 | 第12-13页 |
2.2.2 价格发现 | 第13-14页 |
2.2.3 投机 | 第14-15页 |
第3章 国外国债期货市场的管理经验 | 第15-20页 |
3.1 各国国债期货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3.1.1 美国国债期货 | 第15-16页 |
3.1.2 欧洲国债期货 | 第16-17页 |
3.2 以美国为例的期货市场经验总结 | 第17-20页 |
3.2.1 美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法律体系 | 第17-19页 |
3.2.2 美国国债期货市场的监管体系 | 第19-20页 |
第4章 中国国债期货的发展历程和现存问题 | 第20-31页 |
4.1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叫停-327国债事件剖析 | 第20-22页 |
4.1.1 我国国债期货产生背景 | 第20页 |
4.1.2 我国国债期货叫停事件 | 第20-21页 |
4.1.3 叫停事件反思 | 第21-22页 |
4.2 我国国债期货市场发展改进 | 第22-25页 |
4.2.1 国债期现货市场发展 | 第22-24页 |
4.2.2 法律规范的发展 | 第24-25页 |
4.3 国债期货市场现存问题 | 第25-31页 |
4.3.1 市场体制缺陷 | 第25-30页 |
4.3.2 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30-31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方法建议 | 第31-36页 |
5.1 完善国债市场的体制 | 第31-32页 |
5.1.1 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债二级市场 | 第31-32页 |
5.1.2 加强国债市场对外开放 | 第32页 |
5.2 国债期货交易规则设计的探索 | 第32-33页 |
5.2.1 按照期限分类设置国债期货品种 | 第32-33页 |
5.2.2 采取交割月任意一个营业日交割方式 | 第33页 |
5.3 规范国债期货市场风险管理 | 第33-36页 |
5.3.1 国债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方法 | 第34-35页 |
5.3.2 金融机构对国债期货的风险管理 | 第35-3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