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犯罪着手的认定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一、 共同犯罪着手概述 | 第11-27页 |
| (一) 犯罪着手概述 | 第11-23页 |
| 1. 犯罪着手的界定 | 第11-13页 |
| 2. 域外犯罪着手的研究概况 | 第13-19页 |
| 3. 国内犯罪着手的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 4. 国内外犯罪着手的比较分析 | 第21-23页 |
| (二)共同犯罪着手的概述 | 第23-27页 |
| 1. 共同犯罪着手的含义 | 第23页 |
| 2. 共同犯罪着手的特征 | 第23-25页 |
| 3. 共同犯罪着手认定探索的新标准 | 第25-27页 |
| 二、 共同犯罪着手的具体认定 | 第27-36页 |
| (一) 共谋共同正犯的着手认定 | 第27-31页 |
| 1. 共谋共同正犯的含义 | 第27-28页 |
| 2. 共谋共同正犯的着手认定标准 | 第28-31页 |
| (二) 教唆犯的着手认定 | 第31-33页 |
| 1. 教唆犯的概念 | 第31-32页 |
| 2. 教唆犯的着手认定标准 | 第32-33页 |
| (三) 帮助犯的着手认定 | 第33-36页 |
| 1.帮助犯的概念 | 第33-34页 |
| 2.帮助犯的着手认定标准 | 第34-36页 |
| 三、 共同犯罪着手相关问题研究 | 第36-45页 |
| (一) 间接正犯的着手 | 第36-38页 |
| 1. 间接正犯的含义 | 第36页 |
| 2. 间接正犯的着手认定 | 第36-37页 |
| 3. 间接共同正犯的着手认定 | 第37-38页 |
| (二) “片面共犯”的着手 | 第38-40页 |
| 1. “片面共犯”的概念 | 第38-40页 |
| 2. “片面共犯”的着手认定 | 第40页 |
| (三) 承继共犯的着手 | 第40-45页 |
| 1. 承继共犯的概念 | 第40-42页 |
| 2. 承继共犯的着手认定 | 第42-45页 |
| 结语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