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USB声发射设备系统开发及应用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课题意义及目的 | 第15-16页 |
1.2 无损检测 | 第16页 |
1.3 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4 声发射技术的发展 | 第17-18页 |
1.5 声发射检测系统 | 第18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声发射 | 第21-41页 |
2.1 声发射技术理论 | 第21-24页 |
2.1.1 声学 | 第21页 |
2.1.2 声发射 | 第21-22页 |
2.1.3 凯撒(Kaiser)效应 | 第22-23页 |
2.1.4 Felicity效应 | 第23页 |
2.1.5 声发射波的传播 | 第23-24页 |
2.2 声发射波的检测 | 第24-28页 |
2.2.1 压电效应及压电传感器 | 第24-25页 |
2.2.2 声发射检测原理 | 第25-26页 |
2.2.3 声发射技术的优劣 | 第26-28页 |
2.3 声发射信号 | 第28-30页 |
2.3.1 声发射信号的分类 | 第28-29页 |
2.3.2 声发射信号的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4 声发射信号处理方法 | 第30-38页 |
2.4.1 声发射信号特征参数 | 第30-33页 |
2.4.2 AE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 | 第33-36页 |
2.4.3 数学方法应用于声发射信号处理 | 第36-38页 |
2.5 声发射信号噪声及对策 | 第38-40页 |
2.5.1 声发射噪声 | 第38-39页 |
2.5.2 噪声处理 | 第39-4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USB便携式声发射系统硬件结构 | 第41-49页 |
3.1 声发射检测系统基本构成 | 第41-43页 |
3.2 声发射检测硬件 | 第43-46页 |
3.3 多通道USB AE检测系统组成 | 第46-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USB便携式声发射检测系统程序设计 | 第49-77页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49-53页 |
4.1.1 USB声发射检测系统的开发目标 | 第49页 |
4.1.2 需求分机 | 第49-51页 |
4.1.3 界面分析 | 第51-53页 |
4.2 程序开发平台 | 第53-56页 |
4.2.1 界面开发程序平台 | 第54-56页 |
4.2.2 采集模块开发平台 | 第56页 |
4.2.3 数据分析模块开发平台 | 第56页 |
4.3 人机界面模块 | 第56-68页 |
4.3.1 主页面的设计 | 第56-59页 |
4.3.2 采集设置界面的设计 | 第59-60页 |
4.3.3 图形设置界面的设计 | 第60-64页 |
4.3.4 主显示区域设计 | 第64-68页 |
4.4 采集模块设计 | 第68-73页 |
4.4.1 封装调用方式 | 第69-71页 |
4.4.2 API函数的调用 | 第71-73页 |
4.5 数据模块 | 第73-75页 |
4.6 定位显示模块 | 第7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数据实验及应用 | 第77-85页 |
5.1 性能验证试验实验 | 第77-81页 |
5.1.1 实验设计思路 | 第77-80页 |
5.1.2 实验步骤 | 第80页 |
5.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0-81页 |
5.2 连续信号应用实验 | 第81-84页 |
5.2.1 实验设计 | 第82页 |
5.2.2 实验设备 | 第82页 |
5.2.3 实验步骤 | 第82-83页 |
5.2.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6.1 结论 | 第85页 |
6.2 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101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101-102页 |
硕士研宄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