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11-25页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二)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 关于城乡养老保险的差异表现研究 | 第13-14页 |
2.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的统筹内涵研究 | 第14-15页 |
3. 关于城乡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制度研究 | 第15-16页 |
4. 养老保险城乡统筹的实施方案研究 | 第16-18页 |
(三) 主要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1. 社会保障 | 第18页 |
2. 社会保险 | 第18页 |
3. 社会养老保险 | 第18-19页 |
4. 城乡统筹 | 第19页 |
(四)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1.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9-20页 |
2. 贝弗里奇报告的福利思想论 | 第20-21页 |
3. 二元结构论 | 第21-22页 |
4. 系统论 | 第22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22-23页 |
2. 比较分析法 | 第23页 |
3. 实证分析法 | 第23页 |
4. 案例分析与归纳法 | 第23页 |
(六)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二、江苏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现状概述 | 第25-35页 |
(一) 江苏省概况 | 第25-26页 |
(二) 江苏省企业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 第26-28页 |
(三) 江苏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演变 | 第28-30页 |
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 第28-29页 |
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四) 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实践 | 第30页 |
(五) 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与实践 | 第30-31页 |
(六) 江苏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探索 | 第31-35页 |
三、江苏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障碍因素分析 | 第35-50页 |
(一) 江苏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内在约束因素 | 第35-42页 |
1.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碎片化 | 第35-36页 |
2. 城乡养老保险服务的分割化管理 | 第36-37页 |
3. 微观视角下城乡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相差悬殊 | 第37-39页 |
4. 宏观视角分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差异 | 第39-42页 |
(二) 江苏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外在约束因素 | 第42-50页 |
1. 城乡二元分割政策 | 第42-43页 |
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收入差距 | 第43-46页 |
3.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 | 第46-50页 |
四、国内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实践启示 | 第50-57页 |
(一) 印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 | 第50-51页 |
(二) 巴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 | 第51-52页 |
(三) 国内成都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 第52-54页 |
(四) 对江苏省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 | 第54-57页 |
1.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实施因地制宜政策 | 第54-55页 |
2. 提升社会保障管理能力 | 第55页 |
3. 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 | 第55-57页 |
五、江苏省养老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研究 | 第57-66页 |
(一) 江苏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57-59页 |
1. 公平性原则 | 第57-58页 |
2. 差异性原则 | 第58页 |
3. 协调发展原则 | 第58-59页 |
4. 适度性原则 | 第59页 |
(二) 完善江苏省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9-66页 |
1. 明确政府主导责任 | 第59-60页 |
2. 确立缴费与居民收入相挂钩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 第60-61页 |
3. 完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间的衔接机制 | 第61-62页 |
4. 建立基于公民身份的养老保险 | 第62-63页 |
5. 完善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发展的配套设施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