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校园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4页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1 智慧校园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 第12页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概述 | 第14-17页 |
2.1 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技术 | 第14-15页 |
2.1.1 热议话题发现技术 | 第14页 |
2.1.2 主题信息分析与采集技术 | 第14-15页 |
2.1.3 信息主动推送技术 | 第15页 |
2.1.4 应用无缝集成技术 | 第15页 |
2.2 智慧校园移动端的实现技术 | 第15-16页 |
2.2.1 Android平台特性 | 第15-16页 |
2.2.2 IOS平台特性 | 第1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热议话题发现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17-24页 |
3.1 特征词与分词提取 | 第17-18页 |
3.1.1 中文分词技术 | 第17-18页 |
3.1.2 文本特征提取 | 第18页 |
3.2 文本的表示模型 | 第18-19页 |
3.2.1 布尔模型 | 第18-19页 |
3.2.2 概率模型 | 第19页 |
3.2.3 向量空间模型 | 第19页 |
3.3 文本的聚类算法 | 第19-20页 |
3.3.1 层次聚类算法 | 第19页 |
3.3.2 增量聚类算法 | 第19页 |
3.3.3 划分聚类算法 | 第19-20页 |
3.4 智慧校园热议话题发现 | 第20-23页 |
3.4.1 分词预处理 | 第21页 |
3.4.2 校园新闻知识表示模型 | 第21-22页 |
3.4.3 校园热议话题发现算法的优化 | 第22-2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个性化校园信息服务平台的分析与实现 | 第24-33页 |
4.1 面向校园主题的爬虫设计及实现 | 第24-28页 |
4.1.1 确定下一个爬取链接 | 第24-26页 |
4.1.2 主题相关度分析 | 第26-27页 |
4.1.3 面向校园主题的爬虫设计 | 第27-28页 |
4.2 网页数据提取技术 | 第28页 |
4.3 个性化信息服务技术 | 第28-32页 |
4.3.1 校园师生的行为习惯分析 | 第28-30页 |
4.3.2 个性化与用户行为的关联规则分析 | 第30-31页 |
4.3.3 个性化信息订阅 | 第31-3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5章 主动推送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 第33-39页 |
5.1 主动推送技术概述 | 第33-34页 |
5.1.1 Android移动推送技术 | 第33页 |
5.1.2 IOS移动推送技术 | 第33-34页 |
5.2 基于组合切换的智慧校园推送技术的实现 | 第34-35页 |
5.2.1 客户端轮询方式 | 第34页 |
5.2.2 短信平台发送方式 | 第34页 |
5.2.3 基于长连接的推送方式 | 第34-35页 |
5.2.4 推送模式的智能切换策略 | 第35页 |
5.3 智慧校园个性化信息主动推送服务的实现 | 第35-38页 |
5.3.1 MINA框架下的推送实现 | 第35-36页 |
5.3.2 AndroidPN下的推送实现 | 第36页 |
5.3.3 个性化信息主动推送策略 | 第36-37页 |
5.3.4 基于信息缓存的服务器性能优化 | 第37-3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无缝集成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3页 |
6.1 HTML5接口模式 | 第39页 |
6.2 SOA接口模式 | 第39页 |
6.3 手机原生程序集成 | 第39页 |
6.4 无缝集成方案 | 第39-4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7章 智慧校园平台的实现 | 第43-51页 |
7.1 系统整体架构 | 第43-44页 |
7.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44-47页 |
7.2.1 校园热议话题发现模块 | 第44-45页 |
7.2.2 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块 | 第45-46页 |
7.2.3 个性化信息主动推送模块 | 第46页 |
7.2.4 应用无缝集成模块 | 第46-47页 |
7.3 移动智慧校园平台的应用 | 第47-50页 |
7.3.1 服务器端应用 | 第48-50页 |
7.3.2 移动客户端应用 | 第50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1页 |
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