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创作背景及创作风格的历史评价 | 第11-19页 |
第一节 门德尔松的生平及贡献 | 第11-13页 |
一、门德尔松的生平 | 第11-12页 |
二、门德尔松主要音乐贡献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浪漫主义时期对门德尔松音乐创作的影响 | 第13-17页 |
一、浪漫主义时期历史背景对门德尔松的影响 | 第14-15页 |
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点对门德尔松的影响 | 第15-17页 |
第三节 对《无词歌》创作风格的历史评价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作品分析 | 第19-38页 |
第一节 曲式结构的分析 | 第19-22页 |
一、器乐演奏的歌唱性 | 第19-20页 |
二、曲式结构的多样化 | 第20-21页 |
三、和声功能的运用 | 第21页 |
四、丰富的织体类型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无词歌》的作品体裁分析 | 第22-38页 |
一、性格化小品形式 | 第22-25页 |
二、合唱声乐形式 | 第25-27页 |
三、独唱声乐形式 | 第27-30页 |
四、重唱声乐形式 | 第30-32页 |
五、演奏分析 | 第32-38页 |
第三章 门德尔松《无词歌》的演奏技巧分析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如歌的演奏法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内声部的旋律处理 | 第39-40页 |
第三节 乐句的对答 | 第40-42页 |
第四节 背景音型的分析 | 第42-45页 |
第五节 速度的处理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