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4页 |
1.2.1 Lighthill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0-11页 |
1.2.2 流体诱发振动、气动力和板颤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2页 |
1.2.3 外界环境激励对结构振动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2-14页 |
1.3 结构非线性振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研究方法及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1.3.2 分岔与混沌 | 第15-16页 |
1.3.3 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第2章 湍流风作用下桥梁三维气动力模型研究 | 第19-36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大跨桥梁的振动模型 | 第19-24页 |
2.2.1 基本假定及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2.2 三维气动力模型的建立 | 第20-24页 |
2.3 L-V方程的无量纲化 | 第24-25页 |
2.4 L-V方程的Galerkin离散 | 第25-35页 |
2.4.1 求模态函数 | 第25-27页 |
2.4.2 求Lagrange方程 | 第27-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大跨桥梁的非线性响应分析 | 第36-62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参数对结构颤振幅值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 第36-40页 |
3.2.1 模态函数的截断误差 | 第36-38页 |
3.2.2 阻尼 | 第38-39页 |
3.2.3 初始条件 | 第39-40页 |
3.3 大跨桥梁在湍流风作用下 1:2 内共振分析 | 第40-48页 |
3.3.1 方程的Galerkin离散 | 第40-44页 |
3.3.2 多尺度法摄动分析 | 第44-48页 |
3.4 混沌动力学分析 | 第48-60页 |
3.4.1 分岔图分析 | 第49-53页 |
3.4.2 相位图与庞加莱映射分析 | 第53-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大跨桥梁颤振临界风速的求解与分析 | 第62-84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颤振临界风速的L-V简化计算 | 第62-72页 |
4.2.1 简化分析方法 | 第62-68页 |
4.2.2 颤振临界风速的求解 | 第68-70页 |
4.2.3 基于L-V简化计算方法的塔科马大桥事故分析 | 第70-72页 |
4.3 颤振临界风速参数分析 | 第72-77页 |
4.3.1 宽跨比的影响 | 第72-74页 |
4.3.2 厚跨比的影响 | 第74-75页 |
4.3.3 斜风角的影响 | 第75-77页 |
4.4 考虑湍流风的颤振临界风速研究 | 第77-82页 |
4.4.1 数值算例分析 | 第77-79页 |
4.4.2 湍流幅值的影响 | 第79-81页 |
4.4.3 湍流频率的影响 | 第81-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附录 | 第92-105页 |
致谢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