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热逐瘀法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4-23页 |
1.1 临床标准 | 第14-16页 |
1.2 病例来源、分组 | 第16页 |
1.3 一般资料 | 第16-17页 |
1.4 治疗方法 | 第17-19页 |
1.5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 第19-20页 |
1.6 疗效评定及标准 | 第20-21页 |
1.7 安全性指标及处理 | 第21页 |
1.8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 第21-22页 |
1.9 临床观察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 第22页 |
1.10 统计学处理 | 第22-23页 |
2 研究结果 | 第23-31页 |
2.1 统计学处理 | 第23-31页 |
3 讨论与分析 | 第31-44页 |
3.1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第31-34页 |
3.2 中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第34-35页 |
3.3 选穴的实践来源 | 第35页 |
3.4 选穴及治疗方法的西医理论依据 | 第35-37页 |
3.5 中医的治疗选穴理论依据 | 第37-38页 |
3.6 中医刺络放血疗法运用的理论依据 | 第38-40页 |
3.7 临床研究的疗效分析 | 第40-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5 问题与展望 | 第45-46页 |
5.1 存在问题 | 第45页 |
5.2 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文献综述 | 第4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