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淫乱罪立法修正论
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序言 | 第10-11页 |
一、聚众淫乱罪存废之争评析 | 第11-17页 |
(一)保留论 | 第11-14页 |
1.维护宪法尊严论 | 第11-12页 |
2.婚姻家庭保护论 | 第12-13页 |
3.严重违背道德伦理论 | 第13-14页 |
(二)废除论 | 第14-15页 |
1.保障人权与尊重性自由论 | 第14页 |
2.无被害人犯罪说 | 第14-15页 |
3.聚众淫乱罪过时论 | 第15页 |
(三)修正论 | 第15-17页 |
1.刑法谦抑性理论 | 第16页 |
2.二元论理论 | 第16-17页 |
二、私密的聚众性活动非犯罪性分析 | 第17-25页 |
(一)立法之初价值失衡 | 第17-18页 |
(二)刑法实质角度下的无法益侵害性 | 第18-22页 |
1.封闭非干扰外界性 | 第19页 |
2.主体自愿非恶意性 | 第19-21页 |
3.行为本身无害性 | 第21-22页 |
(三)与其他违法犯罪行为比较下的正当性 | 第22-24页 |
1.与卖淫嫖娼相比较 | 第22-23页 |
2.与吸毒相比较 | 第23-24页 |
(四)司法角度下追究封闭性聚众性活动的无价值性 | 第24-25页 |
1.侦查难度大 | 第24页 |
2.涉及非法侦查手段 | 第24页 |
3.浪费司法资源 | 第24-25页 |
三、聚众淫乱罪的立法修正建言 | 第25-29页 |
(一)公开性行为入刑分析 | 第25-26页 |
1.公开聚众性行为保留入刑分析 | 第25页 |
2.两人公开性行为入刑分析 | 第25-26页 |
(二)立法修正——设立公开淫乱罪 | 第26-29页 |
1.罪名 | 第27页 |
2.罪状 | 第27-28页 |
3.法定刑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