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追诉时效起算的疑难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序言第9-10页
1 追诉时效之起算标准问题第10-15页
    1.1 我国现行追诉时效起算标准之争议及评析第10-13页
        1.1.1“犯罪之日”理解的理论聚讼第10-11页
        1.1.2“犯罪之日”不同理解的评析第11-13页
    1.2 域外立法之借鉴第13-14页
    1.3 追诉时效起算标准之确定第14-15页
2 特殊一罪形态的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第15-30页
    2.1 隔时犯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第15-22页
        2.1.1 隔时犯追诉时效起算之争议第16-17页
        2.1.2 隔时犯追诉时效起算标准之论证第17-20页
        2.1.3 相关实践问题的展开第20-22页
    2.2 状态犯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第22-26页
        2.2.1 状态犯追诉时效起算标准之分歧及理由第22-23页
        2.2.2 状态犯追诉时效起算标准之评析与确定第23-24页
        2.2.3 相关理论与实践展开第24-26页
    2.3 继续犯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第26-30页
        2.3.1 继续犯追诉时效起算之理论争议第27-28页
        2.3.2 继续犯追诉时效起算之域外立法概览第28-29页
        2.3.3 继续犯追诉时效起算之合理抉择第29-30页
3 特殊数罪形态的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第30-39页
    3.1 牵连犯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第30-34页
        3.1.1 相关案例引发的争议及理由梳理第31-32页
        3.1.2 不同情形处理的方式第32-34页
    3.2 连续犯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第34-39页
        3.2.1 连续犯追诉时效起算之理论争议及介评第34-36页
        3.2.2 刑法89条第1款“有连续状态的”之再理解第36-37页
        3.2.3 连续犯的漏罪追诉时效起算标准之争议及确定第37-39页
4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起算问题第39-44页
    4.1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存废之争第39-41页
        4.1.1 肯定说第39页
        4.1.2 否定说第39-40页
        4.1.3 我之所见第40-41页
    4.2 对单位犯罪追诉时效之起算规制的思考第41-42页
        4.2.1 不同学说之争议第41页
        4.2.2 不同学说之论据梳理第41-42页
    4.3 单位犯罪追诉时效起算标准之阐述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减刑制度的缺陷及完善
下一篇: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