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 第10-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19页 |
1.1 淇河鲫 | 第13页 |
1.2 鱼类肌间骨 | 第13-14页 |
1.3 骨分子细胞生物学 | 第14-18页 |
1.4 硬化蛋白及硬化蛋白基因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的发生 | 第19-25页 |
2.1 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发生的研究进展 | 第19页 |
2.2 低等真骨鱼类肌间骨发生的骨化过程 | 第19-20页 |
2.3 肌间骨的系统发育研究 | 第20-21页 |
2.4 肌间骨发育的潜在分子机制 | 第21-23页 |
2.5 肌间骨的结构功能及无肌间骨低等真骨鱼的培育可行性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淇河鲫肌间骨的形态发生 | 第25-33页 |
3.1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25页 |
3.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3.3 图像处理 | 第26页 |
3.4 结果 | 第26-29页 |
3.4.1 淇河鲫仔鱼、稚鱼的肌间骨 | 第26-28页 |
3.4.2 淇河鲫成鱼肌间骨的形态与分布 | 第28-29页 |
3.5 讨论 | 第29-33页 |
第四章 淇河鲫硬化蛋白基因SOST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 第33-51页 |
4.1 实验材料、实验设计 | 第33页 |
4.1.1 实验用鱼 | 第33页 |
4.1.2 实验设计 | 第33页 |
4.2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33-35页 |
4.2.1 克隆载体和感受态菌株 | 第33-34页 |
4.2.2 实验试剂 | 第34页 |
4.2.3 试剂的配制 | 第34页 |
4.2.4 实验仪器 | 第34-35页 |
4.3 SOST克隆和组织表达分析 | 第35-41页 |
4.3.1 取材和总RNA提取 | 第35页 |
4.3.2 总RNA提取 | 第35-36页 |
4.3.3 SOST cDNA核心片段的RT-PCR扩增、凝胶检测和目的条带回收 | 第36-39页 |
4.3.4 SOST cDNA的 3'-RACE PCR和 5'-RACE PCR | 第39-40页 |
4.3.5 SOST cDNA序列测定 | 第40页 |
4.3.6 序列拼接和分析 | 第40-41页 |
4.3.7 SOST组织表达检测和数据分析 | 第41页 |
4.4 结果 | 第41-47页 |
4.4.1 总RNA质量检测和PCR结果检测 | 第41-42页 |
4.4.2 淇河鲫硬化蛋白基因的识别和序列分析 | 第42-43页 |
4.4.3 硬化蛋白的同源和系统发生分析 | 第43页 |
4.4.4 硬化蛋白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 | 第43-47页 |
4.5 讨论 | 第47-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业绩 | 第59-60页 |